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14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篇病例報告探討了一位55歲男性患者,他在接受布地奈德(TRF-budesonide)治療後,腎病綜合症完全緩解。患者同時有輕微的組織病理變化,符合IgA腎病的特徵。專家對此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這是獨特的IgA腎病伴最小變病(MCD),也有人認為只是巧合。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之前接受的甲基潑尼松龍、嗎啡酯和環磷酰胺治療均無效。TRF-budesonide的成功結果顯示,這可能成為MCD-IgAN及其他足細胞病變的新治療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PTC)特徵與腎小球疾病進展的關聯,特別是間質纖維化和腎小管萎縮(IFTA)。研究分析了344名腎病患者的影像,利用深度學習量化IFTA和PTC特徵。研究人員找出與疾病進展相關的PTC關鍵特徵,並透過機器學習建立風險評分,這些評分與病情結果有關。結果顯示PTC的密度、形狀和結構對理解疾病進展的重要性,並揭示新的數位生物標記及PTC與微環境的互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基因分析的成本逐漸降低,促進了腎臟移植相關的遺傳研究增長。基因測序的進步讓我們更了解慢性腎病的遺傳因素,這有助於改善移植管理,並解決活體捐贈的挑戰。近期研究指出,遺傳祖先和捐贈者的APOL1風險基因型對移植物結果和捐贈風險有顯著影響。研究也在探討捐贈者與受贈者的遺傳因素如何影響疾病復發及健康問題,顯示遺傳不相容性對移植物免疫反應至關重要。未來的大規模研究將進一步揭示基因組學在腎臟移植中的臨床益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代謝症候群(MetS)與日本人群腎功能受損風險的關聯。研究包含14,917名基線腎功能正常的參與者,隨訪中位數為1847天。結果顯示,2150名參與者在隨訪期間發展為腎功能受損,代謝症候群患者的發生率較高(每1000人年39.3例),而非代謝症候群者為24.2例。腎功能受損風險隨著代謝症候群組件數量增加而上升,顯示代謝症候群是腎功能受損的獨立風險因素,建議對其進行篩檢以評估腎健康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全球患者逐年增加,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Wnt信號通路在糖尿病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Wnt3a,它能增強β-catenin的穩定性,調控TCF7L2的表達,促進β細胞增殖並減少凋亡。本文探討了Wnt3a/β-catenin/TCF7L2信號通路在糖尿病及其腎臟併發症中的影響,了解這些分子互動有助於改善疾病管理策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DEGREE研究旨在探討原因不明的慢性腎病(CKDu)的流行率,分析了2007至2023年間來自14個國家的60,964名參與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印度Uddanam和尼加拉瓜西北部的農村男性,eGFR低於60 ml/min每1.73m²的流行率最高,達14%。流行率超過5%的主要集中在農村男性,部分地區如厄瓜多爾和Uddanam的農村女性,以及尼加拉瓜Leon的城市男性也有例外。中美洲和南亞以外的地區流行率通常低於2%。這項研究強調了特定地區的CKDu負擔,並暗示其他地區可能存在未被識別的病例。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對PEXIVAS試驗的分析探討了治療性血漿交換(PLEX)對ANCA相關性血管炎患者早期腎功能的影響。共691名患者中,349名接受PLEX,342名未接受。結果顯示,PLEX組在第二、第四和第八週的腎小球過濾率(eGFR)改善較明顯,尤其在第四週,腎功能恢復的差異最為顯著,相對風險為1.41。研究結論認為,PLEX對改善ANCA相關性腎小管腎炎患者的早期腎功能有益,且對糖皮質激素劑量無顯著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紅麴米是一種傳統的亞洲食品,常用於調節膽固醇,但在日本卻與腎功能障礙有關,促使對其安全性進行重新評估。2023年底至2024年初,針對特定Beni-koji錠劑的案例進行調查,發現192名患者中有94.1%的腎小管過濾率(eGFR)低於60 ml/min/1.73m²,且出現Fanconi綜合症的跡象。雖然停止使用該產品後有改善,但87%的患者在最後一次隨訪時eGFR仍低於60。這顯示需對受影響者進行長期監測,並強調膳食補充品的安全評估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TRIM8基因與常染色體顯性神經腎綜合症有關,這種綜合症會導致腎臟問題,如蛋白尿和腎衰竭。病理檢查通常顯示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FSGS)。我們報告了一名1歲男孩,發現他在TRIM8基因中有無義突變,腎臟活檢結果卻類似膠原病,顯示TRIM8突變可能有非典型的組織學特徵,讓診斷和治療變得更複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長期每日使用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和高劑量交替日類固醇 (HADS)對患有密集沉積病 (DDD)的兒童的療效。八名年齡6到13歲的兒童中,有六名接受了2到3年的治療。結果顯示,三個月內血尿消失,12到18個月時所有患者的蛋白尿減少至正常範圍,血清肌酸酐也正常化。雖然有兩名兒童在減少類固醇劑量時復發,但整體腎臟存活率達100%。研究認為,MMF和HADS的長期使用對DDD兒童的腎功能保護是有效的。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