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急性間質性腎炎(AIN)是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後常見的腎臟問題。本研究探討交替活化巨噬細胞(CD163-M)在AIN中的角色,並評估其尿液可溶性形式(usCD163)作為診斷標記的潛力。研究分析了63名接受ICI治療的患者,結果顯示AIN患者的CD163-M染色顯著高於急性腎小管壞死(ATN)患者,且與腎臟恢復情況相關。然而,usCD163無法有效區分AIN與ATN,因此不是可靠的診斷標記。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ICIs在治療癌症上很有效,但可能會導致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s),影響各器官,包括腎臟。ICI-AIN可能在接受ICI治療的患者中引起2%-5%的急性腎損傷(AKI)。ICI-AIN與PPI等藥物的關聯尚未完全了解。本文討論了PPI相關AIN的發生率、機制、臨床特徵、風險因素、診斷和管理,以及其與ICI治療的關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如何透過生物標記物來區分癌症患者中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的急性間質性腎炎(ICI-AIN)和急性腎小管壞死(ATN)。研究發現,診斷為ICI-AIN的患者,其尿液和血清中的可溶性PD-1(sPD-1)水平顯著高於ATN患者。特別是,尿液sPD-1的特定臨界值能有效區分這兩種病症。此外,腎臟活檢顯示ICI-AIN患者的PD-L1和PD-L2陽性小管密度較高,並且usPD-1水平與PD-L1陽性小管數量有強烈相關性。這些結果顯示usPD-1可作為非侵入性生物標記物,幫助區分ICI-AIN與ATN。 PubMed DOI

在過去13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在癌症治療上取得顯著進展,但也引發了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s),特別是腎臟問題,如ICI相關急性腎損傷(ICI-AKI),發生率約2-5%。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性小管間質腎炎(ATIN)。風險因素包括某些藥物及雙重ICI療法。腎臟活檢是主要診斷方法,但新興的非侵入性生物標記仍需驗證。治療通常是停用ICIs及相關藥物,並使用皮質類固醇。大多數患者能恢復治療,但部分患者需額外處理。這篇綜述探討了ICI-AKI的病理、生理、診斷及治療標準,並呼籲未來進行前瞻性研究。 PubMed DOI

研究顯示,皮質類固醇能降低 IgA 腎病患者的腎衰竭風險,但也可能增加嚴重副作用。研究者專注於尿液中的可溶性 CD163 (u-sCD163),發現其高水平與皮質類固醇治療的療效有關,特別是在蛋白尿緩解方面。皮質類固醇治療後,u-sCD163 水平顯著下降,且這一變化與腎臟進展風險降低相關。因此,u-sCD163 可能成為評估 IgAN 活躍度及指導治療決策的有用生物標記。 PubMed DOI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在癌症治療上有顯著成效,但可能引發腎臟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特別是急性腎損傷(AKI),通常表現為急性間質性腎炎(AIN)。美國腫瘤腎病學會(ASON)發表的立場聲明探討了ICI-AKI的發生率、風險因素及臨床特徵,並提出新的診斷方法和潛在生物標記。聲明中還提供了評估和管理ICI-AKI的臨床指導,並討論了在特殊族群如腎臟移植受者中的應用及未來研究方向。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急性間質性腎炎(AIN),這是急性腎損傷的主要原因,分析了2012至2023年間在梅奧診所接受腎活檢的166名患者。主要發現包括: - 藥物是AIN的主要原因(67%),其次是自體免疫疾病(20%)和感染(6%)。 - 76%的患者在六個月內腎功能恢復。 - 中度至重度的間質纖維化和腎小管萎縮會影響恢復,透析需求也有負面影響。 - 藥物相關的AIN恢復率較高(81%對66%)。 - 雖然81%的患者接受類固醇治療,但對恢復率影響不大。 這項研究強調了IFTA和透析需求在預測腎臟結果中的重要性,對AIN患者的管理和預後提供了重要見解。 PubMed DOI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在癌症治療中越來越受重視,但可能引發嚴重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s),如急性腎損傷(AKI),主要由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ATIN)和腎小球腎炎引起。目前對於ICI-AKI的管理指導仍不夠完善,特別是治療後再使用ICIs的安全性。ATIN是最常見的病理,主要治療方式為皮質類固醇,腎小球腎炎則常用rituximab。重新開始使用ICIs時,需採取多學科合作,根據個案情況做出決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找出尿液生物標記,以區分急性間質性腎炎(AIN)和急性腎小管壞死(ATN),並預測AIN患者對類固醇的反應。研究納入34名ATN和55名AIN患者,發現AIN組的尿液RANTES/肌酸酐比率及腎內特定細胞比例顯著高於ATN組,顯示這些標記能有效區分兩者。此外,接受類固醇治療的AIN患者中,反應者的尿液MCP-1/肌酸酐水平較高,腎功能改善明顯。研究建議這些尿液標記可作為診斷和預測治療反應的工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人源化免疫系統腫瘤小鼠模型在研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引起的腎臟不良事件的應用,特別是nivolumab及其聯合使用。研究中將人類乳腺癌細胞植入不同的小鼠,並進行為期四週的ICIs治療。結果顯示,接受治療的HIS-BRGS小鼠出現顯著的腎臟問題,如間質性腎炎和血管炎,且聯合療法導致更嚴重的損傷。這表明HIS-BRGS小鼠是研究ICIs腎損傷的重要模型,有助於理解不良反應的機制及開發預防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Basigin/CD147在日本腎臟移植受者急性T細胞介導排斥反應(ATCMR)中的潛在應用。研究於2016至2018年在日本紅十字愛知醫療中心進行,涉及46名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其中12名被診斷為ATCMR。結果顯示,ATCMR組的尿液Basigin/CD147水平顯著高於其他組別,且其診斷敏感性為75%、特異性為84%。這些結果顯示,尿液Basigin/CD147可能成為ATCMR的有前景標記物,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