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51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根據九項研究的系統性回顧,semaglutide作為一種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在肥胖管理上展現良好效果。研究顯示,每週2.4 mg的劑量可平均減重14.9%,顯著高於安慰劑的2.4%。參與者的減重範圍在3到15公斤之間,且劑量越大、治療時間越長,效果越明顯。此外,semaglutide也改善血糖控制,部分參與者的HbA1c水平低於7.0%。雖然有輕度腸胃副作用,但整體偏倚風險較低。未來需進一步研究以評估長期安全性及成本效益。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聚焦於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及其受體激動劑(GLP-1 RAs),在第二型糖尿病(T2DM)和減重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GLP-1能促進胰島素釋放,降低血糖並增強飽足感。除了T2DM和肥胖,GLP-1 RAs也在探討對心臟病、腎臟病及其他疾病的潛在益處。研究旨在系統性回顧GLP-1 RAs對不同器官系統的影響,並幫助患者做出明智的用藥決策,促進更好的醫療結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心臟衰竭伴隨保留射出分數(HFpEF)已比伴隨減少射出分數(HFrEF)更常見,主要因其與慢性低度發炎及代謝疾病有關。HFpEF與代謝功能障礙的脂肪肝病(MASLD)共存,讓臨床管理變得複雜,因為兩者有共同的代謝問題。目前針對這些情況的治療策略面臨挑戰,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顯示出希望,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也在探索其潛在益處。整合代謝與心血管護理的整體方法對改善患者預後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糖尿病與情緒障礙之間的關聯,特別是透過神經發炎等機制。重點在於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semaglutide,這不僅能控制2型糖尿病,還能改善焦慮和憂鬱。研究使用糖尿病動物模型,評估semaglutide對前額葉皮質的影響,並觀察其對外周炎症和壓力的作用。結果顯示,semaglutide在行為和神經化學標記上有顯著改善,且給藥頻率比劑量更重要。這表明semaglutide可能在治療代謝和心理健康問題上有更廣泛的應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評論強調了2024年心血管藥物治療的重大進展,特別是新藥的批准和臨床試驗結果。重點包括針對抗藥性高血壓和肺動脈高壓的新藥推出,以及對現有藥物如bempedoic acid和semaglutide的標籤擴展。評論總結了成功達成主要終點的隨機臨床試驗,並提到一些未能確認假設的試驗。此外,還討論了藥物安全性及不良反應的最新發現,這些都可能影響治療效果。最後,概述了正在進行的第二期和第三期臨床試驗。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了皮下注射semaglutide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持續三年,涵蓋23,442名來自以色列的成年人。結果顯示,參與者平均年齡62.2歲,基線HbA1c為7.6%,BMI為33.7 kg/m²。治療後,HbA1c在6個月減少0.77%,體重減少4.9%。隨著時間推移,HbA1c和體重的減少趨緩,但藥物依從性較高的患者效果更佳。總結來說,semaglutide對2型糖尿病的長期管理有效,能改善血糖和減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兩種抗糖尿病療法——SGLT2抑制劑和GLP1激動劑,對2型糖尿病患者新發心房顫動和中風風險的影響。透過系統性回顧六項研究,涵蓋847,028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治療的患者新發心房顫動風險顯著較低(RR=0.76),而中風風險則無顯著差異(RR=1.09)。男性被認為是新發心房顫動風險的重要因素。研究建議進一步探討,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管理。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了美國沒有第二型糖尿病的個體使用tirzepatide的情況。研究涵蓋了4,177名平均46歲、BMI為37.1的參與者,並分為整體群體和符合肥胖管理藥物資格的群體。結果顯示,73.8%的符合資格者持續使用tirzepatide,但56.2%在第六次處方時劑量低於10 mg。對於首次接觸GLP-1的個體,六個月後平均體重減輕12.9%,88.5%達到至少5%的減重。研究指出,持續使用tirzepatide可顯著減輕體重,劑量上升速度較慢。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GLP-1受體激動劑在接受腎臟移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分析了18,016名腎臟移植受者,發現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的患者年齡較輕、女性比例較高。使用該藥物的患者在5年內的死亡率和移植物損失率均顯著低於不使用者,分別為17.0%對25.8%及6.0%對10.7%。調整後,使用該藥物可降低49%的移植物損失率和31%的死亡率,安全性問題較少,但有增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風險。研究建議需進一步臨床試驗來確認這些結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顱內壓(ICP)升高與疼痛反應的關係,特別是降低ICP如何可能緩解疼痛。研究使用注射高嶺土的老鼠模型,發現ICP升高會顯著降低疼痛閾值,並影響腦部血流和能量水平。研究還測試了exenatide,成功降低ICP並改善疼痛閾值,此外,olcegepant也能防止疼痛閾值變化,顯示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在這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總之,降低ICP有助於改善疼痛反應,並可能為治療ICP升高引起的頭痛提供新方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