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評論強調了2024年心血管藥物治療的重大進展,特別是新藥的批准和臨床試驗結果。重點包括針對抗藥性高血壓和肺動脈高壓的新藥推出,以及對現有藥物如bempedoic acid和semaglutide的標籤擴展。評論總結了成功達成主要終點的隨機臨床試驗,並提到一些未能確認假設的試驗。此外,還討論了藥物安全性及不良反應的最新發現,這些都可能影響治療效果。最後,概述了正在進行的第二期和第三期臨床試驗。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心臟病學領域不斷進步,2023年的研究提出新治療策略,如利用semaglutide治肥胖、bempedoic acid對心血管的影響、老年NSTEMI患者處置、心跳停止患者快速轉診、老年STEMI患者的溶栓治療、心衰療法、冠狀動脈疾病檢測、房顫患者抗凝治療,以及反流症的經皮射頻導管治療。 PubMed DOI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殺手,高血壓是其中一個重要危險因子。全球約有三成人口受高血壓影響,總計12億人,且數字持續攀升。藥物在控制高血壓上扮演關鍵角色,能有效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風險。這篇評論探討了傳統的降壓藥物,如β-受体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ACE抑制劑、ARBs和利尿劑,詳細介紹了它們的作用機制、用途和限制。同時也討論了針對不同途徑的新型降壓藥物,如MRAs、ANPs、NEPIs、SGLT-2Is、GLP-1RAs、ERAs、sGC激動劑、APAIs和siRNAs。這些新型藥物展現出有望的降壓效果,且副作用較傳統藥物少。該評論為未來降壓藥物的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了寶貴見解。 PubMed DOI

2023年ESC更新心衰指南,建議使用SGLT2抑制劑和finerenone預防糖尿病腎病患者心衰,所有EF範圍心衰用SGLT2抑制劑,HFrEF用四重療法。急性心衰後「高強度護理」有改善效果。心衰惡化可考慮Vericiguat,HFpEF用Semaglutide改善。急性心衰需更多乙酰唑胺/氫氯噻嗪數據。PUSH-AHF支持尿量利尿。討論Mavacamten治肥厚型心肌病和Tafamidis治甲狀腺素運輸蛋白心臟淀粉樣變。 PubMed DOI

這篇評論聚焦於2024年即將發布的國際心臟與肺臟移植學會(ISHLT)指導方針,針對小兒慢性心臟衰竭(HF)的最新治療策略。文中提到,藥物治療方法不斷演變,改變了小兒HF的管理方式,但由於缺乏隨機臨床試驗,許多建議仍基於共識。指導方針引入了血管緊張素受體-內肽酶抑制劑(ARNIs)、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及可溶性鳥苷酸酰化酶刺激劑(sGC),有望改善小兒射血分數降低型慢性HF(HFrEF)的預後。指導方針也探討了射血分數保留型慢性HF(HFpEF)的管理,顯示小兒HF護理的進步。 PubMed DOI

在過去十年,隨機臨床試驗顯示多種藥物能顯著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改善關鍵健康指標。血管緊張素-中性肽酶抑制劑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已成為心臟衰竭的重要治療選擇。伊伐布雷定則是心臟衰竭患者的輔助療法。目前,zilebresiran和aprocitentan兩種新高血壓藥物正在研究中,而mavacamten則用於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醫療人員需了解這些新療法的適應症及潛在副作用,因為這些藥物的使用越來越普遍。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心臟衰竭伴隨射血分數降低(HFrEF)的治療現狀,特別是最近的指導方針如何改善病人預後。文中提到目前療法的限制及新興治療的潛力,如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抑制劑和sacubitril-valsartan。還檢視了最新的臨床試驗,顯示在利尿劑策略和抗炎治療方面的進展。儘管面臨法規和安全性挑戰,對於提升HFrEF病人預後的努力依然堅定,顯示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 PubMed DOI

在過去十年,心臟衰竭的研究有了顯著進展,推出了新藥物如血管緊張素-中性肽酶抑制劑、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和口服可溶性鳥苷酸酰化酶刺激劑。這些藥物在大型臨床試驗中表現良好,並已納入2022年及2023年的心臟衰竭管理指引。未來治療可能會針對神經激素系統、血管擴張劑、抗炎劑等進行探索。這篇綜述將深入探討這些新藥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旨在為醫生和研究人員提供最新的治療資訊。 PubMed DOI

在2024年,介入心臟科在冠狀動脈和結構性介入方面有了顯著進展。冠狀動脈領域的新臨床試驗專注於經皮技術治療冠狀動脈病變,並提出心肌梗塞後心源性休克的管理策略。更新的慢性冠狀動脈綜合症指引強調個人化照護,並結合多種檢測工具及新療法。在結構性心臟病方面,經皮介入治療主動脈、二尖瓣和三尖瓣疾病的療效和安全性有所提升,並強調病人選擇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高血壓仍是全球健康的重要議題,儘管治療技術進步,卻仍導致心血管問題和死亡。2024年歐洲心臟病學會的高血壓指引,透過早期檢測、改善社經障礙、推廣生活方式改變及提供個人化護理來提升管理效果。更新重點包括強化篩檢方法、生活方式建議、藥物策略及微創治療,並利用數位工具提升病人參與度。這種以病人為中心的全面方法,旨在改善血壓控制及降低心血管風險。 PubMed DOI

在2024年,心臟病學領域有了顯著進展,根據1200多篇文章的回顧,以下是10項關鍵研究摘要: 1. **心房顫動**:確定哪些患者最能從導管消融手術中受益。 2. **抗凝治療**:針對裝置檢測到的心房顫動及合併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提出新策略。 3. **主動脈狹窄**:重度狹窄患者的心臟瓣膜介入時機成為討論焦點。 4. **保留射血分數的心臟衰竭**:探索新療法,如finerenone和tirzepatide。 5. **心肌梗塞管理**:挑戰傳統做法,如β-阻滯劑的常規使用。 6. **老年人治療**:檢視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患者的侵入性治療策略。 這些研究顯示出心臟病學實踐的持續改進,確保治療能根據患者需求調整。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