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05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cRCC)特徵在於第3條染色體的缺失,這條染色體上有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如VHL、PBRM1、SETD2和BAP1,以及常在多種癌症中失活的RASSF1A。最近的評論提到Catalano等人的研究,探討RASSF1A在腎上皮細胞中失活的影響。作者強調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深入了解3p缺失的意義,並尋找新的ccRCC治療靶點。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足細胞損傷會引發多種細胞變化,如肥大、去分化、衰老、凋亡和脫落。雖然足細胞衰老在糖尿病腎病中很重要,但具體的觸發因素和機制仍不明朗。Li等人的研究發現,GPR124這種G蛋白偶聯受體能透過抑制焦點黏附激酶,幫助保護足細胞免受衰老影響。這項研究顯示,針對GPR124/焦點黏附激酶通路可能成為糖尿病腎病的新療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慢性腎臟病(CKD)對雄性和雌性小鼠心臟功能的影響,使用腺嘌呤誘導和5/6腎切除兩種CKD模型。研究發現: - 兩種模型的腎功能標記物均升高。 - 尿毒症毒素indoxyl sulfate在兩種模型中增加,trimethylamine N-oxide在腺嘌呤模型中升高,p-cresyl sulfate則在腎切除模型中升高。 - 雄性小鼠的心輸出量和射血分數下降,雌性小鼠則正常。 - 雌性對照組的小鼠每搏量和心輸出量低於雄性。 - 雄性小鼠中某些尿毒症毒素與心輸出量下降相關。 - 轉錄組分析顯示心臟功能障礙的性別差異。 研究強調性別差異在心臟功能中的重要性及尿毒症毒素的潛在角色。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腎衰竭患者在接受維持性透析時的血糖變化,分析了420名有無糖尿病的參與者,觀察約10天。主要發現包括:沒有糖尿病的參與者在腹膜透析時血糖較高(141 mg/dL對121 mg/dL);未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為162 mg/dL,只有64%達標;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更高,達214 mg/dL,僅22%達標。此外,714次低血糖事件中,無糖尿病者發生率最高。研究顯示CGM能揭示透析患者的血糖問題,特別是腹膜透析患者的高血糖情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評論指出基因在腎小球疾病診斷中的重要性,特別是透過下一代測序技術的進展,能更準確地診斷單基因疾病。關鍵因素包括發病年齡、腎外特徵、家族病史及腎活檢結果。早期發病的疾病通常與基因有關,而腎外症狀可能暗示潛在的基因疾病。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症(FSGS)有多種形式,正確分類對治療至關重要。結合基因檢測與臨床方法,未來將有助於提高診斷準確性及個性化治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臟病(CKD)患者在不同階段的性別分佈,分析了2017至2023年間866名轉診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59%為男性,41%為女性。女性患者年齡較大且合併症較少,但在腎小管過濾率(eGFR)的轉診水平上與男性相似。臨床試驗和透析開始時性別比例一致,女性的生存率顯著較高。研究指出,性別分佈的偏差可能在第一次轉診前出現,呼籲進一步研究以促進腎臟護理中的性別健康公平。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腹膜透析(PD)是末期腎病患者的重要治療方式,但導管功能不良可能影響其效果。傳統手術方法包括透視引導和腹腔鏡手術。這篇報告介紹了一種新穎的微創手術技術,於2021年11月至2024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對8名患者進行。該技術透過原有切口重新定位PD導管,結果顯示無顯著併發症,導管重新定位成功率達100%,臨床成功率為75%。這種方法安全、簡單且具成本效益,特別適合資源有限的環境。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影響近20%的住院病人及超過50%的重症監護病房病人。研究顯示,14%的病人經歷AKI,大多數為第一期,持續性AKI的病人佔31%,且這類病人有較差的臨床結果,包括更高的死亡率和更長的住院時間。持續性AKI病人的一年死亡率是沒有AKI病人的五倍,顯示出需要針對性策略來有效管理AKI,防止其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休閒靜態行為(如看電視)與慢性腎臟病(CKD)、糖尿病(DM)及其併發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使用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方法。結果顯示,看電視時間增加與CKD(勝算比1.26)、2型糖尿病(1.82)及糖尿病(2.26)風險上升有關,且統計上顯著。研究確認結果穩健,未發現橫向多效性或影響力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雖然提供了遺傳證據,但仍需進一步研究靜態行為如何影響這些健康問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和隱性多囊腎病(ARPKD)是遺傳性疾病,主要特徵包括腎囊腫、高血壓及慢性腎病。雖然ADPKD通常在成人發病,ARPKD則多見於嬰兒或兒童,但兩者可在任何年齡出現。文章探討了這兩種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方法及臨床評估,並強調了護理上的關鍵轉變。雖然目前無法治癒PKD,但研究已發現潛在治療靶點,並在臨床試驗中探索,特別是針對成人的研究,未來也需關注兒童的相關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