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7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這項研究開發出創新的flow-NMR技術,能即時觀察大型生物分子(如liraglutide)在不同pH下的結構變化,進而影響藥效。新方法結合多種NMR實驗,尤其是專為流動系統設計的DOSY技術,讓分析更簡單、全面,也適用於其他生物藥物的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份統合分析發現,GLP-1受體促效劑除了能降血糖,還能有效降低多種發炎指標,並提升adiponectin,顯示有明顯抗發炎效果。這結果未來可能會影響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方式。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本研究評估從DPP-4抑制劑轉換至口服semaglutide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為期24週的隨機試驗中,58名患者中30名轉換至semaglutide。結果顯示,轉換後氧化壓力、血糖變異性及血紅蛋白A1c顯著降低,但患者滿意度無顯著差異。研究顯示,轉換至口服semaglutide能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氧化壓力和血糖控制。該試驗已註冊於jRCT1031210620。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透過隨機臨床試驗的網絡分析,評估了26種降血糖藥物對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肝病的效果。共分析37項研究,2406名參與者。結果顯示,empagliflozin對改善肝硬度最有效,而liraglutide在體重、BMI和腰圍方面有顯著益處。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對肝酶、葡萄糖代謝及脂質指標均有正面影響,pioglitazone的效果則較有限。整體而言,liraglutide因其全面效果受到重視,empagliflozin則因對肝硬度的影響而被強調,藥物選擇應依患者狀況調整。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第二型糖尿病(T2D)及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肝病(MASLD)患者的影響。分析了282,161名T2D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使用SGLT-2i的患者在平均追蹤2.7年內,肝硬化、失代償性肝硬化、肝衰竭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顯著降低。這些結果顯示SGLT-2i在降低T2D患者肝臟併發症及死亡率方面,可能比其他抗糖尿病藥物更具優勢。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sotagliflozin(雙重SGLT1/2抑制劑)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影響,並評估其與linagliptin(GLP-1受體激動劑)聯合使用的潛在好處。研究顯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中,sotagliflozin能顯著降低肝臟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聯合使用時效果更佳。而在脂肪肝病(FLD)模型中,兩者的效果較小,聯合治療未見額外好處。整體而言,sotagliflozin在治療NAFLD方面顯示出潛力,特別是在高血糖情況下。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酒精使用障礙(AU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精神疾病,對健康和社會影響深遠,但目前有效的藥物治療選擇不多。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系統與成癮行為有關,因此GLP-1受體成為AUD治療的新方向。Semaglutide是一種已獲批准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GLP-1R激動劑,動物研究顯示它能減少酒精消耗,特別對超重的AUD患者有潛力。不過,使用時可能有膽囊疾病和胃排空延遲等風險,需進一步研究以確認其安全性和潛在好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慢性心腎綜合症(CRS)特徵為腎臟對鈉的高度親和性,導致鈉滯留和液體過載,讓管理變得複雜,並影響心腎功能。傳統利尿劑在急性情況下有效,但慢性病例常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為神經激素活化和腎臟適應造成抗藥性。 新興治療如SGLT2抑制劑、GLP-1R激動劑及透析方法,提供了新的管理鈉和液體平衡的途徑,特別是腹膜透析對抗藥物抵抗的病例有幫助。這篇綜述強調多學科和個人化的方法,以提升病人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並強調探索多樣化策略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了tirzepatide獲批後,降血糖藥物(GLMs)和減重藥物(WLMs)的保險索賠趨勢,數據來自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的美國商業數據庫,針對18歲以上成年人。主要發現包括:tirzepatide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顯著增加,佔GLM配方的12.3%;其他GLMs如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使用上升,而二甲雙胍則下降;在非糖尿病患者中,tirzepatide和semaglutide的使用量大幅上升。整體來看,tirzepatide的採用速度快且持續,顯示處方模式的變化,但結果可能不適用於沒有商業保險的成年人。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對於鮑魚菇(Pleurotus cystidiosus)的研究顯示,它在抗糖尿病和抗炎方面有潛力。這種可食用菇類含有多種生物活性化合物,如生物鹼和類黃酮。研究在30隻雄性挪威鼠上進行,結果發現微膠囊化的鮑魚菇能顯著降低血糖(超過50%),並提高胰島素和GLP-1激素水平,同時降低炎症指標。這些結果顯示鮑魚菇在糖尿病和炎症管理上有良好潛力,值得進一步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