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脂毒性是指脂肪堆積在非脂肪組織,會造成腎臟損傷,進而導致慢性腎臟病和肥胖等問題。雖然現有藥物如RAS抑制劑、SGLT2抑制劑等對腎臟有保護作用,但它們如何減少脂毒性還不清楚。降血脂藥物可能有幫助,但相關機制和療效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代謝症候群(MetS)是一種複雜的健康狀況,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病(CKD)的風險。最新研究指出,脂質失調會加劇CKD,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MetS的肥胖、血脂異常和胰島素抵抗有良好效果。雖然SGLT2i以心臟保護著稱,但其在MetS和CKD中的具體作用仍不明朗。這篇綜述探討了SGLT2i對脂質代謝、胰島素抵抗及腎功能的影響,並考慮與其他糖尿病藥物聯合使用的潛力,為臨床醫生提供了重要的治療參考。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DKD)是全球末期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無明確治療方法。維持線粒體健康對腎功能至關重要,因為過量的活性氧會損害線粒體DNA,導致腎功能障礙。增強線粒體功能的策略,如激活AMPK和調節一氧化氮,顯示出對抗DKD的潛力。高血糖引起的線粒體變化會加劇細胞功能障礙,恢復線粒體功能的治療可能有助於減緩DKD進展。現有的臨床治療如SGLT2抑制劑和GLP-1受體激動劑也顯示出保護線粒體的效果。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過去治療選擇少,效果也有限,尤其老年人更明顯。CKD 除了會導致腎衰竭,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雖然早期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有幫助,但效果有限。近年新藥如 SGLT2 抑制劑、incretins 和 finerenone,已證實能有效延緩 CKD 惡化,降低心血管風險,連沒糖尿病的人也受益,讓治療指引和病人預後都有明顯進步。 PubMed DOI

Dapagliflozin(DAPA)能減少腎小球足細胞損傷和脂肪堆積,保護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腎臟。動物實驗顯示,DAPA可改善腎功能,並透過提升ERRα-ACOX1路徑促進脂肪酸分解。ERRα未來有望成為糖尿病腎病變的新治療標的。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變常因粒線體功能失調導致腎衰竭,維持粒線體品質對腎臟健康很重要。改善粒線體品質有助延緩病情,但現有治療效果有限,針對粒線體的療法雖有潛力,仍需更多研究。這篇綜述強調,粒線體品質控制是未來治療的新方向。 PubMed DOI

隨著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越來越常見,慢性腎臟病患者也持續增加,心血管和腎臟風險都跟著上升。GLP-1受體促效劑在這類患者的治療上有新進展,最新指引和臨床試驗(如FLOW)顯示,這類藥物有腎臟保護潛力。文中也提到tirzepatide等新藥和多重藥物合併治療的前景,但目前最佳用藥時機和順序還有待釐清,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很常見,會增加腎衰竭和心臟病風險。過去主要用ACEI或ARB延緩惡化,現在有SGLT2抑制劑、finerenone和semaglutide等新藥,能進一步改善腎臟和心臟預後。多種藥物合併和個人化治療是未來趨勢,有助於更有效預防CKD惡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接近人類糖尿病腎病的老鼠模型,測試脂肪組織移植、骨髓幹細胞、SGLT2抑制劑和熱量限制等組合治療。結果發現,這些治療能改善血糖、減少腎臟損傷,並保護腎臟細胞。特別是骨髓幹細胞和脂肪移植,搭配標準治療,有望延緩糖尿病腎病惡化。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semaglutide和adenosine能改善高脂飲食肥胖小鼠的腎臟健康,不只幫助調節血糖和血脂,還能減少發炎和氧化壓力,降低腎臟損傷。兩種藥物都能抑制TXNIP/NLRP3這條關鍵路徑,顯示有潛力保護腎臟免於肥胖帶來的傷害。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變(DKD)進展和腎臟細胞的異常程式性細胞死亡(如凋亡、焦亡、鐵死亡、自噬)有關。新型藥物(如SGLT2抑制劑、GLP-1促效劑、DPP4抑制劑及部分中藥)能調控這些路徑,有助改善DKD。這篇綜述整理了這些細胞死亡型態在DKD的角色,並探討相關治療潛力。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