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8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IgA腎病變的臨床試驗,現在常用蛋白尿變化和eGFR斜率當作替代終點,因為這些指標能準確預測腎臟長期結果。各國藥政單位也支持用這些標記來加速新藥審查。這篇綜述重點整理了替代終點驗證的最新進展,並討論未來臨床試驗設計的方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IgA腎病變是最常見的腎小球腎炎,容易導致腎衰竭。主因是黏膜產生異常IgA1,形成免疫複合物傷腎。現在有新藥物針對B細胞和漿細胞,抑制這些有害IgA的產生。本文整理IgA生成機制,並介紹最新治療進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全國回溯性研究發現,急性腦出血需透析的病人,不論住院後2天內用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還是間歇性血液透析,住院期間的死亡率和功能恢復結果都沒有明顯差異。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韓國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如果20歲前就開始抽菸,且抽很多,未來發展成末期腎臟病的風險比晚點才抽的人高。不管是越早抽還是抽越多,腎臟病風險都會增加。預防青少年抽菸,有助於降低日後嚴重腎臟病的機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發現,70歲以上剛開始洗腎的患者,骨質疏鬆很常見,且會增加死亡風險。女性、有骨折史、沒用磷結合劑的人風險更高。即使考慮其他因素,骨質疏鬆患者死亡率還是最高。建議年長洗腎患者要定期檢查骨骼健康,預防骨折並適當使用磷結合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用基因定序分析小鼠急性腎損傷,發現細胞死亡和免疫反應路徑明顯增加。神經生長因子(Ngf)基因在AKI時表現提升,且和活化的巨噬細胞有關。結果顯示Ngf及其受體TrKA參與巨噬細胞活化,未來可望成為治療AKI的新方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發現,12歲以下兒童做腎臟切片時,用16號針出血風險較高,建議用18號針較安全;但12到18歲青少年則沒這差別,且16號針能取得較好檢體。總結:小孩用18G針較安全,青少年用16G針既安全又能取到好樣本。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研究比較多種用肌酸酐計算腎功能的公式,發現對於接受成人腎臟移植的兒童,Schwartz-Lyon 公式最準確,特別適合10–18歲或腎功能較差的小朋友。如果醫院能測 cystatin C,建議用 U25 PCr-Cystatin C 公式,準確度更高。總之,只有肌酸酐就用 Schwartz-Lyon,能測 cystatin C 就選 U25 PCr-Cystatin C。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急性腎損傷在加護病房很常見又危險,但現有診斷方式太慢又不夠準。這篇回顧發現,NGAL 和 TIMP-2·IGFBP7 這兩種新型生物標記物,對早期偵測AKI最有潛力,敏感度和特異性都不錯。KIM-1效果普通。不過,因為各研究方法不同,結果有落差,還需要更多大型、標準化的研究才能廣泛應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整理:** 在一項美國大型族群研究中,血清 cystatin C 濃度較高,和長期全因性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有獨立相關性,而 creatinine 和 eGFR 則沒有這樣的關聯。cystatin C 比傳統腎功能指標更能預測死亡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