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代謝症候群(MetS)與腎臟疾病的關聯性逐漸受到重視,但其機制仍不明朗。近期研究指出,線粒體功能障礙可能是腎損傷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假設線粒體AKT1信號在腎小管中對MetS相關的腎損傷至關重要。 研究中,雄性C57BL/6小鼠接受高脂飲食四個月,結果顯示MetS小鼠體重增加、葡萄糖代謝異常,腎損傷標記如蛋白尿顯著升高。組織學分析顯示腎小管損傷及線粒體異常。進一步分析確認腎小管中pAKT1增加,並與細胞存活相關。 這些結果顯示線粒體AKT1信號與MetS腎小管損傷之間的聯繫,為治療MetS患者的腎臟疾病提供新方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在接受ABO不相容腎臟移植的病人中,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發生情況。從2013到2022年,共有375例ABOi移植,23名病人(6.1%)在移植後一個月內出現TMA,且中位發病時間僅1天。大部分病例(91.3%)為生物性TMA,80.9%的早期活檢顯示有活躍的TMA證據。治療方法包括血漿置換和eculizumab,但30.4%的病人早期移植物喪失。研究顯示,TMA組的抗血型抗體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特定的抗體閾值可預測TMA的發生,顯示TMA是ABOi移植後的重要併發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obinutuzumab和ofatumumab在已產生抗rituximab抗體的膜性腎病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並與rituximab比較。研究在法國、印度和義大利的五個腎臟科部門進行,共有34名患者參與。結果顯示,接受obinutuzumab或ofatumumab的患者在6個月和12個月的臨床緩解率顯著高於rituximab,且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這表明obinutuzumab和ofatumumab是對抗抗rituximab抗體的膜性腎病患者更有效的選擇,強調監測抗體以指導治療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科技進步,特別是下一代定序技術(NGS),已徹底改變基因檢測,成為臨床醫學的重要工具,尤其在評估人類基因組方面。基因原因在成人末期腎病中佔10%到15%,在兒童中則高達70%。基因檢測能精確找出病因,對病人管理影響深遠,但腎臟科醫師面對多樣的檢測選項時,可能會感到困難。本文旨在澄清基因檢測的選擇過程,促進腎臟科醫師與基因專業人士的合作,提升腎病患者的精準醫療,並提供檢測方法的指導及通用工作流程。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罕見腎臟疾病對公共健康造成重大挑戰,但研究資金卻相對有限。這些疾病的社會經濟負擔尚未被充分探討,影響倡導與醫療政策的推動。本研究評估了受影響患者、家庭及照顧者的社會經濟與心理社會影響,分析了2013至2023年間的53篇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教育、工作、心理社會影響及自付費用等四大領域存在顯著負擔,且對於資源不足的健康系統及邊緣群體的理解仍有空白。進一步研究對於推動醫療創新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APOL1變異等位基因對生活在HIV中的黑人個體的慢性腎病(CKD)、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CVD)的影響。研究涵蓋1,194名參與者,結果顯示APOL1基因型與CKD風險有顯著關聯,但與高血壓或CVD無關。擁有APOL1風險等位基因的個體腎小管過濾率(eGFR)下降較快,且蛋白尿水平較高。持續的HIV-1病毒抑制未改變APOL1基因型與CKD的關聯。總結來說,APOL1風險等位基因與CKD及eGFR下降有關,特別是在未能維持病毒抑制的個體中。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VACTERL聯合症的遺傳基礎,涵蓋脊椎缺陷、肛門直腸畸形等問題。研究對101名受影響者及其父母進行了外顯子測序,最終96名個體中發現5例與Kabuki、Sotos、MELAS症候群及TWIST1基因缺失有關的致病變異,但91名個體未顯示明顯變異。家庭基礎聯合檢驗顯示14個顯著變異及2個顯著基因。結果顯示大多數VACTERL個體無已知遺傳綜合症,可能存在未被識別的遺傳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抗腎小球基底膜疾病的特徵是針對IV型膠原蛋白的抗體,會引發腎小球腎炎和肺泡出血。有效治療如血漿置換、糖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至關重要。研究顯示,利妥昔單抗在67名患者中,整體存活率達91%,腎臟存活率67%。接受二線治療的患者腎臟存活率更佳(73%對46%)。儘管有偏見等限制,利妥昔單抗顯示良好安全性和療效,適合在環磷酰胺不適合時考慮使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胎盤生長因子(PlGF)和可溶性fms樣酪氨酸激酶1(sFlt-1)在系統性硬化症(SSc)併發症——硬皮病腎危機(SRC)中的角色。研究分析了27名SRC患者的血清樣本,發現SRC患者的PlGF水平顯著高於其他組別,且PlGF超過24.5 pg/ml可有效診斷SRC,靈敏度67%、特異性95%。此外,PlGF水平較高也與長期透析風險增加有關。研究建議PlGF可作為識別SRC風險及評估透析需求的生物標記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慢性腎臟病(CKD)影響約10%的人口,且有明顯症狀。雖然不建議重度CKD患者使用醫療大麻,但對其藥物動力學了解不多。本研究評估了Sativex(含5.4毫克THC和5毫克CBD)在4期和5期CKD患者中的效果,並與健康對照組比較。結果顯示,CKD患者的THC和CBD濃度明顯高於對照組,且副作用如頭暈也較明顯。研究建議在重度CKD患者使用大麻產品時需謹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