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78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一項涵蓋77個國家的232個中心的國際調查顯示,針對由產生擴展譜β-內酰胺酶的腸道桿菌引起的嬰兒尿道感染,兒科腎臟科醫師的管理方式差異顯著。63.8%的中心偏好使用第二或第三代頭孢菌素作為初始治療,若對初始抗生素敏感,81.0%會繼續使用。然而,面對抗藥情況,做法各異:19.0%轉用碳青霉烯,49.6%選擇其他藥物,22.8%則繼續使用初始藥物。調查還發現,50.0%的中心會進行進一步檢查,61.2%提供抗生素預防治療,顯示需進一步研究以確立最佳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對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影響深遠,因此找出能預測疾病進展的生物標記物非常重要。阿爾波特症候群(AS)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腎病,最近的研究發現尿液中的Dickkopf相關蛋白3(DKK3)在AS兒童中顯著升高,且隨著病情進展而增加。未接受治療的兒童DKK3水平高於接受治療者,且在兩年的隨訪中,DKK3升高的兒童更可能出現腎功能惡化。這顯示DKK3可能成為評估AS兒童腎損傷風險的有用預後標記。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STEC) O157 的個體,特別是發展為溶血性尿毒症綜合症 (HUS) 患者的長期健康影響,研究長達三十年。結果顯示,感染者的長期腎臟、胃腸道及呼吸道併發症發生率顯著高於未接觸者,特別是HUS患者的併發症更為嚴重。研究建議,接觸STEC的個體應至少在五年內接受健康監測,以便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腎病綜合症(NS)及接受腎臟移植(KTR)兒童的口腔健康。結果顯示,CKD 1-3期、4-5期及KTR兒童的牙菌斑和牙釉質缺陷較多,但CKD 4-5期與KTR在蛀牙方面無顯著差異。CKD 1-3期的兒童蛀牙得分低於對照組,而NS兒童的口腔健康則與健康同齡人無顯著差異。研究建議CKD和KTR兒童應定期接受牙科檢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漿動脈粥樣硬化指數(AIP)與腎結石風險的關聯,數據來自上海的腎結石隊列。研究涵蓋2,550名新發腎結石患者及5,100名對照組,結果顯示腎結石患者的AIP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0.98對0.91),且AIP每增加一個標準差,腎結石風險增加10%。分析顯示AIP與腎結石風險之間存在正線性關係,結論是較高的AIP與新發腎結石風險增加有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載有紅花黃素(CY)的甘草酸(GA)脂質體在治療糖尿病腎病(DN)的潛力,重點在於減少腎臟纖維化並改善腎功能。研究顯示,這些脂質體能有效改善DN大鼠的腎臟損傷,並優於單獨使用維他命E和CY。在體外實驗中,這些脂質體也能更有效地抑制腎間質成纖維細胞的增殖,並降低纖維化標記的表達,透過TGFBR1/Smad2/Smad3信號通路的失活來實現。總體而言,這種新型藥物傳遞系統在緩解DN的腎間質纖維化方面顯示出良好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年齡調整後的估計腎小管過濾率(eGFR)與重症病人發生重大不良腎事件(MARE)之間的關係。分析了7,423名病人的數據,結果顯示32.8%的病人在住院期間經歷MARE,且SIRF和IRF的發生率高於NRF。研究發現SIRF病人的eGFR下降最明顯,MARE風險最高,尤其是年輕的SIRF和IRF病人。這強調了對這些病人進行積極監測和及時干預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法布瑞病(FD)是一種進行性的X連鎖遺傳病,常導致腎功能衰竭。由於篩檢標準過於嚴格,非透析依賴性慢性腎病(NDD-CKD)患者中FD的盛行率可能被低估。本研究擴大篩檢方法,評估NDD-CKD患者中FD的盛行率。385名患者中,173人接受篩檢,發現4名患者基因突變與FD相關,整體盛行率為2.3%,家庭篩檢後上升至5.4%。這顯示FD在NDD-CKD人群中的盛行率可能更高,需擴大篩檢範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在腎衰竭中,溶質會累積,大小從約40到40,000達爾頓不等,較大的溶質透析清除率較低,可能影響病人健康。早期研究集中於中等分子量溶質,但發現與β2微球蛋白相關的淀粉樣變性疾病後,開始關注低分子量蛋白質。高通量透析能增強大溶質的清除,但標準治療時間的效果受限。對於延長透析的興趣再度上升,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改善對大於β2M溶質的清除。未來可能需調整非腎臟清除策略,以更好管理大溶質水平。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腎病性半胱氨酸尿症患者,評估延遲釋放半胱氨酸的服藥依從性,為期兩年。來自三個法國中心的17名平均年齡13.9歲的患者參與。結果顯示65%的患者依從性良好,75%則有部分或良好依從性。白血球中的半胱氨酸水平在兩年內無顯著變化。長期隨訪中,患者普遍不希望回到即時釋放半胱氨酸,因為減少服藥頻率讓管理更簡單。研究結論指出,DR半胱氨酸的依從性良好,支持其在患者中的使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