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77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SGLT2抑制劑(如canagliflozin)能有效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非預期住院風險,不論有無糖尿病、腎功能或蛋白尿狀況都適用。臨床試驗顯示,這類藥物可讓住院風險降約15%,主要減少感染、心臟、腎臟及代謝併發症。每1000人治療一年,可預防約36次住院。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糧食不安全會增加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特別影響弱勢族群。低收入國家常見營養不良,富裕國家則多高熱量、低品質飲食。這會導致壓力、肥胖,讓腎臟病惡化,住院和死亡率也會上升。解決這問題需要醫療、社會和經濟多方合作,並主動篩檢糧食不安全狀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現在移植前切片越來越常用來評估邊緣型大體捐贈者的腎臟,但切片方式和判讀標準很不一致。Banff Foundation 建議,只有在臨床評估覺得腎臟可能不適合時才需要切片,且結果要和臨床狀況一起考量。他們也建議用數位切片影像來提升判讀一致性。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優化切片標準和分配流程。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醫學生常覺得自己對腎臟急症準備不足。研究團隊設計了VR訓練模組,模擬RPGN導致的急性腎損傷和高血鉀案例。201位醫學生參與後,診斷能力和知識平均提升136%。結果顯示,沉浸式VR教學不僅有效、有趣,也很省成本,適合用來教學複雜腎臟急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加護病房的重症兒童,體液累積主要是因為輸入太多液體,尤其是維持性輸液,不是因為尿量變少。體液累積超過5%的孩子,通常輸液量較高、病情也較嚴重,住加護病房的天數也比較長。適當調整維持性輸液,有機會減少體液累積帶來的不良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SALL1基因變異會造成多種腎臟和泌尿系統疾病,症狀不一定符合典型的Townes-Brocks症候群。即使沒有完整症狀,只要有腎臟或泌尿道異常,也應考慮SALL1基因突變。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基因表現,找出132個關鍵基因,其中 SIK1 和 TNFAIP6 具診斷潛力。特別是 TNFAIP6,和慢性腎臟病、血液透析治療、免疫細胞(尤其嗜中性球)及 TGF-β 路徑有關,未來有機會成為診斷生物標記,但其作用還需更多研究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基因檢測能幫助找出許多過去無法解釋的腎臟病原因,提升診斷、治療和家族諮詢品質,即使沒家族史也適用。約有11–32%的UKD患者能找到遺傳原因,常見基因有COL4A3-5。檢測過程複雜,需以病人為中心,細心討論並給予支持,確保病人能做出知情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狼瘡性腎炎患者的臨床試驗發現,SGLT2抑制劑dapagliflozin在一年內,對骨骼健康和礦物質代謝沒有明顯負面影響。雖然腰椎骨密度初步有下降,但調整相關因素後差異不顯著。整體來說,短期使用對骨骼安全,但還需要更長期的追蹤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摘要(繁體中文):** 一項大型日本研究發現,男性每天飲酒達40克或以上,腎功能惡化和蛋白尿的風險明顯增加;但女性的飲酒量則與腎臟問題無明顯關聯。男性的腎臟風險會隨著飲酒量增加而上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