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7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敗血症和敗血性休克的臨床結果仍面臨挑戰,死亡率偏高。除了標準治療,創新的輔助療法如免疫調節也在探索中,旨在恢復免疫系統平衡。最近的進展促成了血液淨化療法的發展,透過體外循環系統和過濾器,有效去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了解這些方法的運作對提高病人存活率至關重要,並遵循「首先,不造成傷害」的原則。本文將概述血液吸附技術的研究成果,並指出未來的探索方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本研究探討兩種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捕集室的設計對血液流量保留的影響。頂部進料捕集室與側面進料捕集室的流量特性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側面進料捕集室在各時間點的血液滯留量顯著低於頂部進料捕集室,且流動特性更佳。這表明側面進料設計能有效減少血液滯留與湍流,對於改善CRRT的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種常見的情況,會增加健康風險和醫療成本。早期檢測和管理對改善病人結果非常重要。近期在腎臟影像學和組學技術的進展,雖然增強了我們對腎損傷的理解,但也帶來了挑戰。這篇綜述探討了基於質譜成像的空間代謝組學在研究缺血和毒素引起的AKI的應用,提供了對病理生理學的見解,特別是脂質代謝和能量轉換的變化。持續的研究對於推進腎損傷的診斷、機制和治療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血清鈉水平對腹膜透析(PD)患者的影響,分析鈉變化、腹膜炎發作及死亡率的關聯。研究涵蓋23,707名來自八國的參與者,結果顯示血清鈉<135 mEq/L的患者透析時間較長,且糖尿病患病率較高。雖然不同鈉類別在腹膜炎風險上無顯著差異,但低鈉(<135 mEq/L)和高鈉(≥142 mEq/L)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研究建議需進一步探討這些關聯的機制,並檢視管理鈉水平是否能改善患者結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鐵是新陳代謝和發展的重要營養素,懷孕期間缺鐵在弱勢族群中尤為常見,可能導致新生兒鐵狀況不佳,進而引發先天性鐵缺乏症(ID)及其負面影響。雖然對人類腎臟發展的影響尚未深入研究,但老鼠模型顯示,ID可能損害胎兒腎臟發展,並促進高血壓。回顧17項老鼠研究顯示,早期ID與腎臟發育異常有關,特別是在雄性老鼠中。這篇回顧強調了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以便為受影響兒童開發預防或治療策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小兒患者的高鈉血症,重點在於其臨床特徵及對死亡率的影響。研究在日本一所三級小兒醫院進行,分析了116名年齡在18歲以下的高鈉血症兒童。結果顯示,91%的患者有潛在慢性疾病,且大多數病例是在住院期間獲得的。30天、90天和180天的存活率分別為87.9%、83.6%和81.9%。若有四個或以上的器官功能障礙,死亡風險顯著增加。總結來說,小兒高鈉血症多見於醫療複雜的兒童,且多重器官功能障礙是死亡率的重要預測指標。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Omics技術大幅推進了腎臟病學的發展,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腎臟疾病的分子機制。這些技術幫助開發更準確的診斷工具和治療策略,並提供預後標記。整合多層次的omics數據,包括大規模、單細胞和空間omics,讓我們能全面理解腎臟的健康與疾病狀態。 本篇綜述探討了整合不同omics層次(如轉錄組、表觀基因組和空間數據)的方法與挑戰,並強調這對於研究糖尿病腎病和多囊腎等疾病的重要性。這種整合方法正在改變腎臟病學的診斷與治療,對改善病人結果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與尿路感染(UTIs)的關聯,並與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進行比較。結果顯示,SGLT2i使用者的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顯著增加,而非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則較低。對於有泌尿生殖系統異常的患者,兩種藥物的非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無顯著差異。總體而言,SGLT2i增加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但降低非念珠菌尿路感染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最近一項研究針對美國退伍軍人面對晚期慢性腎病(CKD)時的腎臟替代療法(KRT)決策準備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468名參與者中有60%無法選擇任何KRT方式。能做決定的人中,決策質量呈現兩極化,稍微偏好居家透析。影響決策準備的因素包括年齡、CKD階段、KRT教育經驗及對疾病的知識。研究強調,對腎衰竭及KRT選項的理解對提升決策準備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透析病患中,懷孕雖然不常見,但近年來發生率上升。這些女性在懷孕期間面臨高血壓、多羊水、早產等風險。隨著透析和新生兒護理的進步,懷孕結果有所改善。指導方針建議增加透析頻率和時間,但最佳計畫尚未確定。有成功懷孕的案例使用每日家庭血液透析,透析液流量較低。研究強調在制定透析策略時,需考慮病人的偏好和殘餘腎功能,因為對強化透析方法尚無共識。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