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7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探討高多樣性植物性飲食(HDPD)與低多樣性植物性飲食(LDPD)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影響。25名澳洲3-4期CKD患者參與,兩種飲食各持續6週,並有4週的洗脫期。結果顯示,HDPD能顯著減少尿毒素,特別是對腎功能較差的患者。HDPD還改善飲食質量,減少腎酸負荷,並對腸道微生物組成有正面影響。整體而言,每週攝取30種以上的植物性食物對中度CKD患者是安全且具潛在療效的。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腎臟疾病日益成為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療策略。最近,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s)生成腎臟類器官的進展,為傳統的細胞培養和動物模型提供了新選擇。iPSCs不僅具備胚胎幹細胞的特性,還避免了倫理問題,且可從多種組織取得。 本文探討了iPSCs創建腎臟類器官的方法及其在腎臟疾病建模、藥物評估和再生醫學中的應用,並指出臨床應用面臨的挑戰。iPSC衍生的腎臟類器官對研究腎臟損傷和毒性非常重要,但仍需努力將這些模型轉化為臨床實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顯示,體重指數 (BMI) 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發展糖尿病腎病的重要風險因素。透過IEU數據庫進行的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確認了因果關係的可靠性。根據2021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數據,1990年至2021年間,高BMI與T2DKD相關的死亡率及殘疾年數持續上升,特別是在年長者及中等社會人口指數的地區,如東亞。預測顯示,這一負擔將持續上升至2049年,顯示出減少BMI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的迫切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鈣調素抑制劑(CNIs)如環孢素和他克莫司在合併複雜性最小變病腎病的兒童中,慢性腎毒性的風險因素。對80名接受CNIs治療超過六個月的患者進行分析,發現15%有慢性腎毒性跡象,主要表現為間質纖維化和腎小管萎縮。研究指出,累積CNI暴露、持續超過30天的蛋白尿、尿中NAG水平升高及CNI抗藥性均與腎毒性相關,並確認尿中NAG和CNI抗藥性為獨立風險因素,建議可作為預測生物標記。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比較了超音波引導的臂叢神經阻滯(BPB)與局部麻醉(LA)在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治療動靜脈瘻管(AVF)患者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涵蓋218名患者,結果顯示BPB組的疼痛程度顯著較低(2.4對5.1),且12個月的主要通暢率較高(58.3%對40.0%)。BPB還有較低的血栓形成率(10.0%對28.3%),並被認為是減少術中疼痛的獨立因素。總體而言,BPB在減輕疼痛和改善PTA長期結果方面優於LA。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在越南資源有限的重症監護病房中,對急性腎損傷病人使用區域檸檬酸抗凝劑與肝素在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的效果。結果顯示,檸檬酸組的過濾器使用壽命較長(56小時對31小時),且提前凝血的比例較低(4.8%對27.2%)。雖然檸檬酸組的出血率稍低(6.4%對12.9%),但低鎂血症較常見(58.7%對23.1%)。兩組在腎功能恢復或住院死亡率上無顯著差異。總體來看,檸檬酸抗凝在維持過濾器通暢上有效且安全,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減少併發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評估了dapagliflozin(SGLT2抑制劑)在第四期慢性腎病(CKD)患者的藥物動力學和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dapagliflozin的吸收和代謝速度快,單劑量的達峰時間約為0.7小時,半衰期約16.7小時。低eGFR患者對代謝物的暴露較高,但在多劑量組中並未顯示顯著累積。治療後,尿液中的白蛋白與肌酸酐比率及尿蛋白水平均有所改善。總體來看,dapagliflozin在第四期CKD患者中使用是安全的。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原發性膜性腎病是成人腎病綜合症的重要原因,每百萬人中約有12例。這種病被視為自體免疫性腎臟疾病,2009年識別出關鍵自體抗原M型磷脂酶A2受體1(PLA2R)。約75%的患者有可檢測的PLA2R自體抗體,這為腎臟科的個人化治療開啟新方向。2023年1月14日,Nephcure Kidney International在維吉尼亞州阿靈頓舉辦研討會,探討PLA2R自體抗體在膜性腎病藥物開發中的影響,並總結了討論內容。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IgA腎病(IgAN)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預後不佳,因此及早識別有進展為末期腎病(ESKD)風險的病人非常重要。腎臟活檢是診斷的金標準,但目前的預後生物標記如蛋白尿和腎小球過濾率等,特異性不足,無法有效指導治療。針對IgAN的四重打擊假說,我們探索了其他潛在的生物標記,包括缺乏半乳糖的IgA1及其自體抗體、補體活化標記,以及新興的檢測方法如微小RNA和微生物組生物標記。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IgA腎病(IgAN)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對腎衰竭風險影響深遠。雖然其盛行,但成因仍不明,且缺乏有效治療。多重打擊模型有助於理解IgAN的發病機制,但仍需改進以應對免疫系統的複雜性。最近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揭示了IgAN與免疫相關基因的遺傳聯繫,可能有助於發現新的治療選擇。這篇綜述探討了這些遺傳關聯,為IgAN的個人化醫療開啟新方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