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這份統合分析發現,大多數降血糖藥物(除了TZD類)不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風險。以incretin為主的治療(GLP-1受體促效劑、DPP-4抑制劑)和Metformin都有降低骨折風險的效果。不同藥物在骨折部位或治療時間上差異不大,但還需要更多高品質研究來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專家共識指出,口服semaglutide不僅能有效降血糖、減重,還有心血管保護效果,且可簡化治療流程,是取代注射型GLP-1、SGLT2抑制劑、胰島素、DPP-4抑制劑及傳統口服藥的好選擇。31項專家聲明都支持口服semaglutide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治療的強力選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m.3243A>G 突變造成的粒線體糖尿病,患者多在約 38 歲發病,會同時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島素阻抗。突變比例越高,越容易得糖尿病。Metformin 易引發乳酸中毒,不建議使用;磺醯脲類偶爾用,但多數人最後還是得打胰島素。新型藥物也無法避免進展到需用胰島素,建議及早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E'se(水萃取物)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脂質代謝,還能調整腸道菌相、增加有益菌和短鏈脂肪酸。研究發現,E'se 會活化肝臟 GPR、促進 GLP-1 分泌、減少發炎並抑制 NF-κB 路徑,對代謝異常和腸道發炎都有幫助,未來有機會成為糖尿病新療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對末期腎臟病且重度肥胖的患者來說,袖狀胃切除手術能更快、明顯減重,讓更多人有機會接受腎臟移植,存活率也比GLP-1或雙重GLP-1/GIP藥物更高。不過,雙重GLP-1/GIP促效劑也能幫助不少人達標,是很有潛力的非手術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GLP-1 受體促效劑原本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藥,但後來發現也能幫助減重,還有降低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風險。雖然對心臟衰竭可能有幫助,但目前證據還不夠,需要更多大型研究來確認安全性和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二期臨床試驗發現,口服GLP-1藥物danuglipron能有效幫助沒有糖尿病的肥胖成人減重,26到32週內平均可減掉5%到近13%體重。常見副作用是腸胃不適,約38%的人因副作用停藥。整體來說,減重效果不錯,安全性和同類藥物差不多,但停藥率偏高。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Semaglutide 主要透過減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降低發炎,間接幫助改善脂肪性肝炎,但對肝纖維化沒直接效果。它不是直接作用在肝臟細胞,因為肝臟沒 GLP-1 受體,詳細保護機制還需要更多研究釐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用兩個大型臨床試驗的數據,間接比較 tirzepatide 和 semaglutide 在有第二型糖尿病且肥胖或過重的成人身上的體重管理效果。結果發現,tirzepatide(10mg、15mg)在減重、降低 BMI 和 HbA1c 上都比 semaglutide(2.4mg)更有效,且 tirzepatide 15mg 對心血管代謝風險因子改善也較好。兩藥安全性差不多。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MASLD和糖尿病、肥胖、胰島素阻抗息息相關,彼此會加重病情。肝臟分泌的物質會讓肝臟和肌肉間產生不良互動,讓病情惡化。糖尿病患者容易因高血糖和高脂肪酸導致肝臟發炎,進一步變成MASH。治療上,抗糖尿病藥物效果最好,像是pioglitazone、GLP-1促效劑、雙重GIP/GLP-1促效劑,SGLT2抑制劑在東亞也有不錯表現。不同族群需更客製化治療。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