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6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希臘一項針對年長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研究發現,雖然指引建議使用SGLT2抑制劑,但實際上不到一半的人有用。用藥者年紀較輕,檢查數據也有差異,但心臟衰竭發生率差不多。這顯示高風險族群SGLT2i使用率仍低,臨床上應更落實指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胺基酸補充品(尤其是必需胺基酸和胜肽型)在減重、蛋白質攝取較低或有做阻力訓練時,可能有助於維持瘦體重。單補BCAA效果有限,特別是蛋白質已足夠或沒運動的人。肥胖者可能對胺基酸增肌反應較差。維持瘦體重的臨床意義及最佳補充方式,還需要更多研究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發現,益生菌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GB104 能促進腸道分泌GLP-1荷爾蒙。動物實驗顯示,GB104有助減少體重增加、改善血糖、降低脂肪堆積及發炎,對控制肥胖和代謝疾病很有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項大型多國研究發現,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的人,並不會增加自殺或自我傷害的風險,反而整體風險還比較低。這個結果在長期使用、不同年齡、性別或藥物種類下都一樣。不過,剛開始治療時還是要多注意病人狀況,未來也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GLP-1類藥物有助於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減重,整體對健康有益。不過,目前有疑慮指出,這類藥物可能會讓部分人流失過多肌肉,增加肌少症風險。動物實驗多為正面,但人體研究結果不一。未來還需要更多針對不同族群的研究,才能確定對肌肉的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瓜蔞皮注射液(TPI)可改善小鼠和肝細胞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減少肝臟脂肪堆積。TPI內含628種化合物,能抑制KLF6/ABCC5脂質代謝路徑。其活性成分(如芹菜素、金絲桃苷、芦丁)可直接結合KLF6,降低ABCC5表現並促進GLP-1產生。這顯示TPI有望成為治療脂肪肝的新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項針對298位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平均16.6歲、糖尿病僅1.8年,超過八成已有至少一項共病(如高血壓、血脂異常或肝酵素異常),且有兩成出現微血管併發症。即使用新型藥物,血糖、體重高及病程長仍會增加併發症風險,因此需及早積極控制危險因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合併糖尿病且射出分率保留的心衰竭患者中,GLP-1受體促效劑在三年內比SGLT2抑制劑有更好的心血管保護,特別是第一年效果最明顯,能降低死亡、心衰惡化和中風風險。這些效果在年長者、女性、白人及糖尿病控制佳、無嚴重腎心疾病者最明顯,但仍需更多研究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對腎功能變差的成年人來說,開始用GLP-1RA比起DPP-4抑制劑,能降低約10%的急診和住院風險。這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結果一致,顯示GLP-1RA在這類病人中較有保護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回溯性研究發現,庫欣氏症患者在疾病緩解後,平均追蹤8.6年,體重和BMI都明顯持續下降,約一半患者體重減少超過5%,三分之一減少超過10%。成功減重的關鍵因素包括:疾病緩解、女性、原本BMI較高(≥30),以及第一年BMI就有下降。持續有庫欣氏症的患者則沒有明顯減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