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內新進文章 / 共 230 篇 / 第 5 頁
點選可選分類: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比較了兩種指導方法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中的效果,分別是血管造影衍生的分數流量儲備(FFR)和血管內超音波(IVUS)。在中國進行的這項多中心隨機試驗中,共有1,872名患者參與,結果顯示FFR組的主要事件發生率為6.3%,IVUS組為6.0%,顯示FFR的效果不劣於IVUS。兩組的死亡率相似,心絞痛復發率也都很低。這些結果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臨床指導方針。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比較了在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患者中,使用軌道動脈切除術與氣球血管成形術對於嚴重鈣化冠狀動脈病變的效果。研究在美國104個醫療中心進行,涉及2005名患者。結果顯示,兩組的目標血管失敗率相近,且支架面積差異不顯著。研究結論認為,常規使用軌道動脈切除術並未改善結果,建議在這些情況下優先考慮氣球血管成形術。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DALL-M是一個新框架,透過生成合成臨床數據來增強醫學診斷,特別是解釋胸部X光影像。它整合了結構化臨床特徵與放射學報告及相關資源,幫助放射科醫師更準確地診斷疾病。該框架分為三個階段:儲存臨床背景、生成專家查詢、增強背景感知特徵。在測試中,DALL-M將臨床特徵數量從9個擴展到91個,並顯示出顯著的效能提升,成為AI驅動醫學診斷的重要工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使用ChatGPT 4.0搭配「X-Ray Interpreter」來解讀急診胸部X光片。分析了1,400張來自NIH的影像,涵蓋七種病理類別。ChatGPT在識別正常X光片方面表現優異,敏感度達98.9%,特異度93.9%。對於肺炎和氣胸的診斷表現較好,但在肺不張和肺氣腫上則較差。總體來看,ChatGPT作為輔助診斷工具顯示潛力,但對於更細微的診斷仍需改進,未來可與專業影像識別模型整合以提升能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分娩硬膜外麻醉是緩解產痛的首選,但病人教育材料的有效性受健康素養影響。本研究評估英國公立醫院的線上資源可讀性,並探討像ChatGPT的人工智慧是否能改善清晰度。結果顯示,61.6%的醫院提供相關資料,但只有14.5%和23.2%符合可讀性標準,平均可讀性等級為8.4,超過建議的六年級水平。使用ChatGPT重寫後,符合標準的比例提升至24.6%和27.5%,平均等級降至7.7,顯示改善,但仍未達理想的健康素養標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激動劑與自體免疫疾病的關聯,使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研究發現,GLP-1R激動劑對糖尿病和肥胖症有效,但對自體免疫疾病的影響尚不明確。透過分析18種自體免疫疾病,結果顯示GLP-1R基因高表達可能對1型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有保護作用,但對格雷夫斯病、潰瘍性結腸炎和銀屑病則風險增加。這些結果為GLP-1R激動劑在自體免疫疾病治療的潛力提供了新見解。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引起關注,尤其在臨床決策和病人管理上。不過,幻覺和不可靠資訊等挑戰影響其效能。檢索增強生成(RAG)模型透過整合經過驗證的醫學文獻,提升輸出準確性。這篇文章強調RAG在整形及重建外科的優勢,包括增強臨床決策支持和病人教育等。成功實施需謹慎策劃數據庫、定期更新及驗證,以確保臨床相關性並解決隱私和倫理問題。RAG模型有潛力改善病人護理和手術結果,鼓勵外科醫生和研究人員採用這些創新框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巨細胞動脈炎是一種系統性血管炎,治療選擇不多。最近一項研究評估了選擇性JAK抑制劑upadacitinib在新發或復發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428名患者中,接受15毫克upadacitinib的患者在第52週持續緩解率達46.4%,顯著高於安慰劑組的29.0%;而7.5毫克劑量則未顯示優勢。兩組的安全性相似,未見重大心血管事件。研究結果顯示,15毫克的upadacitinib對治療巨細胞動脈炎有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分析了2010至2022年間美國與歐洲老年人的財富與健康結果,特別是死亡率的關聯。研究涵蓋73,838名50至85歲的成年人,結果顯示較高的財富與較低的死亡率有關。最富有的四分位數死亡風險顯著低於最貧困者,且美國的生存差距比歐洲更大。北歐和西歐的富裕人士生存率高於美國的富裕人士,顯示財富對死亡率的影響在美國更為明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下一代定序技術大幅推進了針對罕見疾病兒童的精準療法,特別是針對高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先天性腹瀉和腸道疾病(CODEs)。目前治療主要是支持性療法,但基於基因發現的新靶向療法逐漸出現,包括專門飲食、藥物和手術選項。在一項研究中,129名懷疑有單基因先天性腹瀉的嬰兒中,有62名(48%)被確認有致病變異,並發現NEUROG3基因中的新變異。此外,研究人員還分析了三個新基因的功能,增進了對CODE疾病基因組成的理解,並突顯了潛在的新療法靶點。該研究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等機構資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