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44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在接受rituximab治療的原發性膜性腎病變患者中,約一半會在9個月內產生抗rituximab抗體。這些患者的緩解率較低、復發率較高,且復發時間較早。建議在治療後第9、12個月及再次治療前定期檢查ARAs,以早期發現受影響者。有產生ARAs時,可考慮改用obinutuzumab或ofatumumab等替代療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證實,PROMIS-SP電腦適應性測驗能可靠又有效地評估腎臟移植病人的社會參與狀況,和其他評量工具高度相關,也能準確找出社會參與受限的病人,適合用在這類族群。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日本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選擇腎臟替代治療時,大多數人雖參與過共同決策(SDM),但事前很少聽過這個名詞。患者希望討論能多聚焦日常生活、經濟和家庭議題,且偏好多次、跨專業團隊參與。多次門診、護理師參與和較長諮詢時間,都能提升患者對SDM的正面感受。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Alport症候群(AS)患者會出現類似糖尿病腎病變的脂質代謝異常,但也有獨特的脂質變化。研究發現,AS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的脂質組成和DKD及健康人明顯不同,這些脂質失衡可能導致腎臟損傷,有望成為未來治療的新方向。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澳洲研究發現,推動腎臟支持照護(KSC)後,末期腎臟病患者的存活期延長,接受KSC的人數也明顯增加。四年內,KSC帶來高達1億900萬澳幣的經濟效益,若計入存活期提升,效益可達2億7500萬澳幣,投資報酬率高達535%。KSC不只提升存活率,經濟效益也很顯著,未來推廣有望帶來更大好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對年長剛開始做漸進式腹膜透析的患者來說,每天用2袋icodextrin可以增加體液移除量,減少用高濃度葡萄糖液的機會,但並不會讓患者能維持3次交換治療的時間變長。安全性、腹膜炎和住院率兩組差不多,也沒發現新的安全問題。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159位膜性腎病變患者的回溯性研究發現,使用rituximab治療有高達88.1%的緩解率,5年和10年腎臟存活率分別為97%和95.4%。只有4.4%進展到末期腎臟病。曾用過免疫抑制劑或腎臟有明顯疤痕者,效果較差。整體來說,rituximab治療效果佳,長期預後優於傳統療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最新研究指出,檢測抗nephrin自體抗體能高度特異性地診斷某些足細胞相關腎臟病,且與病情活動度有關。對無法或不願做腎臟切片的病人,這項檢測協助正確診斷並順利治療,病情也獲得緩解。未來有望成為非侵入性的診斷工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AKI後因肌肉流失,用肌酸酐計算的eGFRcr常高估腎功能,cystatin C計算的eGFRcys則較準確。研究發現,AKI病人eGFRcys明顯低於eGFRcr,導致更多人被診斷為CKD。CMI較高與五年死亡率較低有關。eGFRcys和CMI可能比eGFRcr更適合評估AKI後腎功能,但還需更多研究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第二型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常常沒症狀就惡化,其實可以預防和治療。定期、系統性的評估很重要,但執行上有困難。訓練護理師照標準流程評估,並有系統收集資料,能幫助醫師決策,也讓病人更會自我管理。這樣能促進團隊合作、數據化照護,提升健康成果,並推動精準醫療發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