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4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篇統合分析發現,末期腎臟病患者在緊急啟動透析時,選擇腹膜透析(USPD)比血液透析(USHD)有較低的死亡率和併發症風險,包含感染和菌血症,腹膜炎發生率則差不多。USPD可能是更安全的選擇,但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澳洲研究訪談了20位原發性膜性腎病變患者,發現他們常面臨疲勞、水腫、治療副作用、人際壓力、治療選擇困難及對未來的不安,嚴重影響生活和心理健康。研究呼籲社會應提升對此疾病的認識,並加強心理支持與病人為中心的照護。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TSC2/PKD1連續基因缺失症候群(CGS)通常會讓腎臟病比一般多囊腎更早、更嚴重,常見於年輕人就進展到末期腎臟病。不過,這份11人病例分析發現,CGS患者的腎臟病嚴重度和進展速度差異很大,有些人到三十幾歲都還沒進展到末期,顯示不是每個人都會快速惡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2歲女童有家族微血尿史,出現腎病症候群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及高膽固醇。腎切片顯示腎小球基底膜異常及足細胞病變,基因檢查發現COL4A3致病變異,來自父親。她對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好。幼童Alport症候群若有大量蛋白尿,應考慮足細胞病變,電子顯微鏡檢查很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阻斷P2Y2受體能減輕順鉑引起的小鼠腎損傷,降低氧化壓力、發炎和細胞死亡。AR-C118925有機會成為預防化療腎損傷的新療法,對未來治療有潛力。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合併分析FIDELIO-DKD和FIGARO-DKD試驗的亞洲受試者資料發現,finerenone能有效降低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血管和腎臟事件風險,且不受腎功能或蛋白尿影響。finerenone可延緩腎臟惡化,安全性和安慰劑差不多,嚴重高血鉀和停藥率都很低,整體效果和耐受性在亞洲族群都不錯。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利用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資料,分析15種尿液VOC代謝物與慢性腎臟病的關聯。結果發現,像DHBMA這類代謝物和CKD風險有明顯關聯,且XGBoost機器學習模型預測效果最好。部分代謝物(如AAMA、CYMA)濃度高時反而風險較低。這顯示環境VOC暴露和腎臟病有關,未來可作為預防重點。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腎臟科很多有效治療沒被穩定執行,導致治療效果差、健康不平等、醫療費用高。實證落實科學(implementation science)專門研究怎麼把研究成果落實到臨床,像是提升慢性腎臟病患用SGLT2抑制劑的機會、推動居家透析公平使用,幫助促進健康平權。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有慢性腎臟病的黑人,尤其是女性,遇到壓力時心血管反應比白人更明顯,這可能導致她們心臟病和死亡率較高。雖然整體沒明顯性別差異,但黑人女性反應最強。這說明種族和性別會影響CKD患者的心血管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13歲以下長期洗腎的孩子,若NPCR低於1.2 g/kg/天,營養不良風險會增加,尤其4到12歲最明顯。NPCR有機會成為評估洗腎兒童營養狀況的指標,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