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05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這項研究用 Llama 3.0 大型語言模型分析兩家醫院的病歷,來偵測手術部位感染。28位病人中,LLM準確率達93%,敏感度100%,特異度86%。模型多半能和醫師一樣早,甚至更早發現感染。結果顯示 LLM 有潛力協助醫療篩檢,但臨床應用前還需更多研究驗證。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比較ChatGPT-Omni和Gemini兩款AI在500題神經外科案例題的表現。結果顯示,ChatGPT-Omni在準確性、相關性和清晰度上都比Gemini好,不論初次還是後續評估都領先。雖然兩者都有進步,但ChatGPT-Omni在所有神經外科情境下表現都較佳,更適合用於臨床決策和教育輔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比較六種AI語言模型設計5歲兒童語言治療計畫的表現,發現AI產出的計畫品質從「需要改進」到「符合預期」都有。使用更結構化的提示能提升結果,但提供更多個案細節未必有幫助。每種AI工具各有優缺點,這些發現可作為語言治療師和教育人員負責任使用AI的參考。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南韓民眾在網路上搜尋像「腸胃不適」或「水狀腹瀉」這類常用詞時,和急診因腹瀉就診人數有明顯關聯,甚至能提前兩週預測急診潮,特別是在50歲以下族群。這表示,透過監測網路搜尋趨勢,有助於提早掌握腹瀉疫情,提升公衛監測效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開發了 KSrisk-GPT 工具,能從知乎留言中準確找出腎結石的風險因子,像是飲食、喝水量、遺傳和生活習慣等,還發現補充保健品和濫用瀉藥也是潛在風險。這證明大型語言模型能有效從社群媒體挖掘健康風險,對疾病預防很有幫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網絡合作上,無法像人類一樣靈活調整策略。人類遇到結構化網絡會更願意合作,但LLMs反而在隨機環境下才較願意合作,對網絡結構適應力很差。這顯示LLMs缺乏人類那種細膩、能隨情境變化的社會互動能力,未來還需加強社會規範的整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篇研究發現,像 GPT-4 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可以產生很接近真實用戶的合成資料,拿來預訓練自適應式政治問卷後,問卷在預測和推薦上的準確度都有提升。這表示 LLM 未來有機會幫助解決初期缺乏訓練資料的問題,對政治學等領域很有幫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用大型語言模型,從GEM資料庫和文獻中自動萃取、量化基因編輯資訊,突破現有資料庫限制,更清楚呈現基因在編輯中的角色,提升基因排序效率,幫助設計更好的基因編輯實驗。相關工具和資料已在GitHub公開。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GPT-4在從小麥和大麥論文中擷取遺傳性狀資料的表現相當優異,論文分類準確率高達97%,性狀擷取率有80%,標記-性狀關聯擷取率則為61%,錯誤率也比GPT-3.5低。雖然還有進步空間,但GPT-4已展現輔助生物資料庫整理的潛力。不過,使用時仍需留意資料可能不夠完整或正確。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生命科學文獻量暴增,人工整理越來越困難。本研究證明,只要設計好提示語和檢查流程,大型語言模型就能自動產出高品質、正確引用的非編碼RNA文獻摘要。人工審查也認可這些摘要的品質。這次共產生超過4,600篇摘要,已上架RNAcentral。未來只要做好品質控管,知識庫就能自動化產生文獻摘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