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4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Obeticholic acid(OCA)是用來治療對熊去氧膽酸效果不佳的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患者的第二線藥物。雖然2016年獲准上市,但因肝損傷疑慮,2024年已在歐盟下架(北美、英國還沒)。OCA治療脂肪性肝炎效果有限,沒通過適應症。現在有更安全的新藥(如PPAR促效劑、fibrate類)可選,第二代FXR促效劑也在研發中。未來可能會合併用藥提升療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台灣第二型糖尿病且已用胰島素的患者中,合併GLP-1 RA比加DPP-4抑制劑更能降低心血管事件、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截肢及死亡風險。整體來說,GLP-1 RA合併胰島素是較佳的治療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針對32位肥胖成人的研究發現,連續12週使用次最大劑量semaglutide搭配飲食運動,能明顯減重,並降低胰島素和瘦素濃度。不過,主要發炎指標沒顯著變化。短期內semaglutide主要改善代謝和脂肪細胞激素,對全身發炎影響有限,還需更大規模、長期研究確認。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最新觀察發現,COPD合併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促效劑,急性惡化風險比用磺醯脲類或DPP-4抑制劑低,顯示這些新型降血糖藥對呼吸系統可能有額外好處,但還需更多臨床試驗證實。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雙重ACC 1/2抑制劑(如firsocostat、clesacostat)能有效降低NAFLD成人的肝脂肪和ALT,但對肝纖維化沒幫助。這類藥物會穩定提高三酸甘油酯,長期可能影響心臟和代謝健康,尤其是有代謝問題的患者。雖然嚴重副作用少,但三酸甘油酯上升需特別注意。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第二型糖尿病常和動脈粥狀硬化一起出現,兩者機轉也很像。Tirzepatide 這個新藥能同時作用於 GIP 和 GLP-1 受體,對血糖、體重和心臟健康都有幫助,但每個人反應不同,跟基因有關。這篇綜述整理了基因變異如何影響 tirzepatide 的效果和副作用,也討論藥物基因體學如何幫助個人化治療,並說明臨床應用和未來發展的挑戰。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骨骼肌對血糖和健康很重要,但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會影響其功能。以GLP-1等為基礎的incretin治療,不只幫助減重和控糖,最新研究也發現對肌肉有正面影響,像是減少肌肉流失、促進生成、改善粒線體功能和降低肌肉脂肪。這篇綜述整理了動物和人體的最新證據,說明incretin治療對肌肉的多重好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關聯密切,治療上新藥如SGLT2抑制劑、GLP-1促效劑等雖有效,但面臨藥價高、病人反應差異及資源分配不均等挑戰。提升治療效果需整合且個人化的照護,並考量不同族群需求,尤其是中低收入國家,醫療協作和多面向考量同樣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情緒障礙像憂鬱症、躁鬱症常跟胰島素阻抗有關,會讓身心狀況更差。GLP-1受體促效劑這類原本治療糖尿病的藥,可能對改善情緒和認知有幫助,甚至不一定要減重或降血糖。不過,目前還需要更多大型臨床試驗來確認效果和安全性,未來有機會成為新治療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名41歲女性使用減重藥semaglutide 24週後,出現明顯嗅覺異常和嗅覺錯亂,但檢查結果卻顯示嗅覺和味覺都正常。這案例提醒,GLP-1類藥物可能會引發標準檢查偵測不到的嗅味覺問題,建議需更細緻的評估及後續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