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1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SGLT2抑制劑雖然能改善症狀、減輕體重和體脂,但對提升身體功能的效果並不一致,可能跟能量、荷爾蒙、肌肉代謝等多重因素有關。作用機制還不明,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釐清對肌肉健康和行動力的影響。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美國心臟科門診中,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實際使用SGLT-2抑制劑和GLP-1RA的比例偏低,分別只有約28%和11%。多元介入能明顯提升開立率。主要沒開立的原因是醫師依循舊指引,而非藥價或禁忌症。加強醫師教育,有助提升這類藥物的使用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用基因改造的大腸桿菌和酵母菌來生產糖尿病藥物Exendin-4,結果發現酵母菌能順利製造這種蛋白質。這表示未來有機會用安全又常見的酵母菌,在台灣本地以較低成本生產第二型糖尿病藥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26週臨床試驗發現,口服GLP-1受體促效劑orforglipron(12mg以上)能明顯提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β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敏感性,效果比dulaglutide更好。相關指標如HOMA-B上升、HOMA-IR下降,顯示orforglipron對糖尿病控制有明顯幫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美國上班族如果有用 Noom Weight 這個手機減重App,六個月內看醫生次數、醫療費用和 GLP-1 藥物用量都比沒用的人少。平均醫療費用省了約831美元,GLP-1藥物處方也少了42%。顯示 Noom 是一個省錢又有效的數位減重工具,能幫助減少醫療支出。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比較IDegAsp和IGlar兩種胰島素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結果顯示,IDegAsp在降低HbA1c方面比IGlar更有效,低血糖風險差不多,且白天血糖控制較佳。特別是GLP-1分泌較差的人,使用IDegAsp效果更好。這支持糖尿病治療可以更個人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Taco的做法會影響健康:原味、不加油的taco(尤其是植物餡)含較多抗性澱粉,升糖指數較低,有助於血糖控制和增加飽足感。油炸taco脂肪較高,油炸後吸乾的則介於兩者之間。調整做法能讓taco更健康,又保有文化風味。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用分子動力學模擬,發現不同GLP-1R促效劑(包含小分子和胜肽類藥物)會以各自獨特的方式結合並活化GLP-1受體,導致不同的訊號偏好。這些結構機制的發現,有助於未來開發更有效、針對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謝疾病的新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GLP-1 受體促效劑常用於糖尿病和減重,但會讓胃排空變慢,做鎮靜內視鏡時,胃裡可能還有食物,增加吸入性肺炎風險,也可能導致檢查延後。雖然實際風險不高,但最多三成檢查會受影響。各國指引不一,有的建議個別評估,有的建議檢查前暫停用藥。建議個人化禁食、風險評估、調整麻醉方式及加強訓練,並呼籲統一指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常和肥胖、第二型糖尿病(T2DM)及心血管疾病一起出現,彼此會互相影響、加重。治療方式除了生活調整、減重手術和CPAP外,近期也發現某些糖尿病藥物(如SGLT2抑制劑、GLP-1促效劑)對OSA有幫助。這篇綜述整理了現有和新興的OSA治療,特別針對合併T2DM的患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