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0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近年肥胖藥物進步很多,像GLP-1類和雙重促效劑讓治療選擇變多,但每個人效果不同。這篇文章整理現有藥物、影響治療反應的因素,還有合併治療和新藥的發展,並提出依照個人特質和早期反應調整的分階段治療流程,幫助更有效管理肥胖。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項針對78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Ebenatide(新型GLP-1類似物)使用24週和52週後,能明顯改善血糖控制、減輕體重、BMI、體脂肪和腰圍比例,也有助於降低胰島素阻抗和血壓。副作用多為輕微腸胃不適,療效可維持至少一年。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整理:** Incretins(主要是GIP和GLP-1)是腸道荷爾蒙,吃東西後會促進胰島素分泌,幫助降低血糖。不過,這個效果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會比較弱。針對incretins的藥物目前已經廣泛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而且還有新的藥物正在開發中。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用新小鼠模型發現,暴飲暴食加上GLP-1訊號異常,會讓小鼠吃metformin時更容易拉肚子。只要把GLP-1受體阻斷,腹瀉就會減輕。這代表GLP-1訊號和飲食習慣會影響metformin副作用。這模型未來有助找出高風險族群,並發展減少副作用的方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當然可以!這裡是重點摘要: 這則通知是針對 DOI: 10.1007/s13340-024-00781-y 這篇文章的更正說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一名68歲有慢性病的男性,使用新型糖尿病藥tirzepatide後,罕見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停藥後指標改善。這可能是首例相關報告。雖然副作用極少見,醫師開立時仍應注意監測病人肌肉酵素,及早發現異常。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全球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藥物治療進展卻很慢。近年GLP-1受體促效劑在減重和糖尿病治療上表現亮眼,人體自己產生的GLP-1也很重要。這篇綜述整理了GLP-1藥物和天然GLP-1減少食慾的效果、副作用和作用原理,也介紹新一代雙重促效劑可能更有效。結論是,結合藥物和自然GLP-1,有望成為未來預防和治療肥胖的方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以incretin為基礎的藥物像DPP-4抑制劑和GLP-1受體促效劑,是日本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主流,會依年齡和肥胖程度調整。新一代tirzepatide控糖和減重效果更好,但可能有腸胃不適、胰臟或膽道問題,年長者要特別小心。臨床上需遵守安全指引,胰島素不可隨意停用,長期安全性還需更多研究。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最新統合分析顯示,GLP-1受體促效劑和SGLT2抑制劑能有效降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壓力,具體表現在降低丙二醛、提升超氧歧化酶,GLP-1 RAs還能增加穀胱甘肽過氧化酶,有助於未來臨床更精準選用這些藥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糖尿病合併帕金森氏症的小鼠,血糖高、運動和情緒變差,且大腦發炎和細胞壞死都增加。用liraglutide治療後,血糖下降,運動和情緒改善,發炎和壞死指標也減少,顯示liraglutide有神經保護效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