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19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腎臟科 一般醫學 SGLT2i

對有MASLD的病人來說,GLP-1RA加SGLT2i的組合治療,比單用SGLT2i更能降低住院、死亡及腎肝併發症風險。不過,和單用GLP-1RA比,這個組合只有在降低全因死亡率上比較有優勢,其他方面差不多。總結來說,這個組合治療比單用SGLT2i更有效。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用 [^68Ga]Exendin 輔助放射導引手術,幫助醫師精準找出並切除兒童局部型先天性高胰島素血症的異常胰臟細胞。12 位病童手術時用手持探測器即時定位,92% 成功找出病灶,手術時間也比傳統方式短,術後血糖都正常。這技術有望提升手術成功率並減少併發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團隊開發出胺基修飾的中孔徑矽膠奈米粒子,能高效包覆liraglutide並持續釋放,24小時內釋放率超過九成。細胞和血液測試證實其安全性,動物實驗也顯示降血糖效果優於傳統注射劑。這項技術有望成為糖尿病口服治療的新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南亞地區第二型糖尿病問題嚴重,當地人比白人更早、體重較輕時就會發病,且腹部和肝臟脂肪多,病程進展快、併發症多。治療上常遇到診斷晚、醫療資源不足和經濟壓力。雖然生活調整和新藥有幫助,但取得和負擔仍是難題,需強化預防和醫療體系,並考量經濟狀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泰國一項針對新診斷高血壓成年人的研究發現,心房顫動發生率為每千人年5.7例。年紀大、男性、BMI異常、合併慢性病者風險較高。使用statin可降低風險,SGLT2抑制劑和GLP-1促效劑則有潛在保護效果,但還需更多研究證實。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重點摘要(繁體中文):** 在一項大型台灣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GLP-1RAs)的人,相較於使用長效型胰島素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特別是直腸癌的風險明顯較低。這個關聯在各種分析中都很一致。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研究發現,懷孕前用 semaglutide 治療肥胖母鼠,不只改善牠們的體重和血脂,還能讓胎盤功能和胎兒大腦食慾基因恢復正常。這表示,semaglutide 有機會成為肥胖女性懷孕前的潛在介入方法,幫助降低媽媽和下一代的健康風險。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減重手術前有沒有用過 GLP-1 藥物,對手術後三年的體重減輕和相關疾病改善都沒差別。術前用藥不會影響手術效果或安全性。多數人選擇手術,是因為想要更徹底的治療、藥物副作用或取得困難。總之,GLP-1 用不用都不影響手術結果。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芝加哥大學的小型研究發現,肥胖患者用GLP-1受體促效劑(如semaglutide等)減重時,危險性飲酒行為也會明顯減少,尤其是原本喝最多的人。不過,這效果還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來確認和釐清原因。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術前GLP-1停藥天數(超過或少於7天)對術後血氧下降和空腹血糖沒明顯影響。反而是極重度肥胖的患者,術後血氧下降更明顯。建議極重度肥胖且用GLP-1的病人,接受截石位手術時,最好採用氣管內插管來保護呼吸道,會比較安全。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