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36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在狼瘡性腎炎治療第一年內,尿白蛋白/肌酸酐比(uACR)和尿蛋白/肌酸酐比(uPCR)高度相關,兩者都能有效監測病情和預測腎臟預後。治療12個月時,若uACR≤0.41 g/g或uPCR≤0.71 g/g,未來三年腎功能通常會穩定。這兩項指標都很適合用來追蹤狼瘡性腎炎。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在惡性高血壓合併血栓性微血管病變的患者中,若有補體異常(C3/C4偏低),腎臟恢復和整體預後都會比較差。補體異常和更嚴重的血液、腎臟損傷有關,也是腎臟預後不良的獨立風險因子,代表補體異常會讓病情惡化、加速TMA進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法國研究發現,社會經濟剝奪較高的血液透析病人,雖然在透析年資、蛋白質分解率、發炎指數和吸菸率上較高,但在醫師主導的透析照護品質指標上並無明顯差異。顯示醫療品質未受影響,但需特別關注弱勢病人的健康行為。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對早期慢性腎臟病孕婦來說,傳統用來預警妊娠風險的指標(像是血清肌酸酐、蛋白尿、血壓變化)其實無法預測不良妊娠結局。將近一半孕婦有不良結果,但和這些指標沒關聯,顯示現有指標不適合用來辨識高風險,需發展更合適的照護方式。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Claudin-2 會影響腸道鈣的通透性,但不是維持鈣吸收或平衡的關鍵。缺乏 claudin-2 的小鼠,腸道鈣通透性雖然下降,但整體鈣吸收沒長期變化,只在斷奶後短暫出現尿鈣增加。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MARY1 這種專一性阻斷 serotonin 5-HT2B 受體的藥物,能在小鼠和大鼠急性腎損傷後,幫助修復腎臟、恢復粒線體功能並提升細胞能量代謝,有望成為治療急性腎損傷的新藥選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eCIRP會促進慢性發炎和腎臟纖維化,主要是讓腎小管上皮細胞發生多種細胞死亡(PANoptosis)。用胜肽C23抑制eCIRP後,能減少發炎、細胞死亡和纖維化。在小鼠實驗中,C23效果明顯,有機會成為慢性腎臟病的新療法。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FAK會調控腎臟細胞裡AQP2的移動,主要是透過影響細胞骨架和抑制RhoA。當FAK被抑制時,AQP2會累積在細胞膜上,因為內吞作用減少,而且這跟cAMP或AQP2的磷酸化無關。這說明AQP2有新的調控路徑,FAK也可能成為治療水分失衡疾病的新標的。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發現,腎臟調控水分的Aqp2基因,其表現其實是由CREB1、ATF1、CREM這三個轉錄因子「互相備援」來負責,不是只有CREB1單獨作用。只要三個都缺失,Aqp2就無法被誘導表現,但只要補回其中一個就能恢復,顯示它們功能高度重疊。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75歲以上長者如果在洗腎前不到一個月才轉介腎臟科,無論短期或長期死亡率和住院次數都明顯增加。相反,及早轉介能大幅改善治療成效,和年輕病人差不多。因此,年長者若能提早給腎臟科醫師評估,對提升存活率和減少住院特別重要。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