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 相關三個月內文章 / 第 26 頁
可選擇其它分類: 一週新進文章 LLM 一般醫學 SGLT2i GLP1

水通道蛋白-3 (AQP3) 在腎臟主細胞中對水分運輸至關重要,影響尿液濃縮。研究發現,AQP3 C-末端的賴氨酸282 (K282) 的乙醯化可能增強水通透性。透過CRISPR/Cas9技術,研究人員創建了模擬乙醯化和去乙醯化的突變小鼠。結果顯示,乙醯化的AQP3在脫水小鼠中較為普遍,雌性Q突變小鼠在脫水時尿液滲透濃度較高,顯示水重吸收增強。雖然突變不影響腎臟基因表達和AQP3定位,但Q突變小鼠的水通透性較高,顯示其在性別依賴下增強水通透性,但對尿液濃縮的影響有限。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急性腎損傷(AKI)在重症監護病房(ICU)病人中很常見,且與高 morbidity 和 mortality 相關。因為目前沒有針對 AKI 的特效藥,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成為主要治療。本研究建立並驗證了一個預測重症 AKI 病人在接受 CRRT 後 90 天死亡率的模型。研究分析了1121名病人的數據,並利用Cox比例風險回歸開發了預測模型,包含七個預測因子。模型在訓練組和驗證組中表現良好,能有效識別高風險患者。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持續靜脈-靜脈血液過濾(CVVH)中,Gibbs-Donnan效應對酸鹼平衡的影響。研究使用PrismaMax機器,進行有無白蛋白的體外實驗,測量過濾器中電解質、葡萄糖和滲透壓的變化。結果顯示,無白蛋白時離子的過濾係數為1,但有白蛋白時,鈉和氯的係數顯著改變,導致強離子差增加。在接受CVVH的重症病人中,白蛋白濃度上升,造成鈉滯留和氯排泄,進一步提高強離子差。研究顯示白蛋白影響離子的過濾,並增強全身的鹼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近年來,激光微切割和質譜技術(LCM/MS)在膜性腎病(MN)抗原識別上取得進展,促進了精準醫療的發展。本研究旨在改進LCM/MS技術,分析64名個體的腎活檢樣本,包括健康對照和不同類型的MN患者。研究發現,PLA2R、IgG4及補體蛋白在PLA2R-MN患者的腎小球中顯著增加,顯示補體激活的存在。透過無數據依賴的獲取(DIA)方法,識別的腎小球蛋白數量大幅提升,從1200個增至約3800個,PLA2R陰性MN的抗原檢出率也從46%提高到83%。儘管有回顧性設計和樣本大小的限制,這項研究仍顯示LCM/MS和DIA的結合在抗原識別上具有效性,增進了對MN機制的理解。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透析期間的低血壓(IDH)是指在血液透析時血壓突然下降,雖然通常可逆,但仍需關注。除了超濾速率和心臟功能外,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的影響,特別是與肝臟血液滯留有關的部分,值得深入探討。透析過程中,肝臟血管可能擴張,導致靜脈回流減少,心輸出量下降,進而增加肝臟血容量,可能促進IDH的發生。這篇綜述提出「肝循環阻塞」的概念,強調需進一步研究其臨床意義。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探討腎周脂肪與慢性腎病(CKD)的關聯,填補了現有研究的空白。研究分析了來自八篇臨床文章的數據,涵蓋2,576名患者,資料來源於六個主要電子資料庫,截止至2024年9月10日。結果顯示腎周脂肪與CKD之間有顯著關聯,置信區間為95%(0.48-0.65),p值為0.00,顯示強烈相關性。亞組分析也顯示此關聯在各類腎病中均成立,強調腎周脂肪厚度在CKD診斷和管理中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近年來,隨著對IgA腎病(IgAN)機制的深入了解及監管流程的改善,IgAN的治療有了顯著進展。三種新療法——nefecon、sparsentan和iptacopan已獲批准,專門針對IgAN,還有更多療法即將完成臨床試驗。這篇綜述探討了這些新療法的開發原因,呈現了最新的臨床試驗數據,並提出了一種新的IgAN管理策略。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強調在基層醫療中提升對慢性腎臟病(CKD)認識的重要性,因為這病症常被低估。研究在土耳其進行,457名參與者透過面對面訪談,使用結構化問卷評估對CKD的認識。結果顯示,78.6%的參與者對CKD的認識不足,只有3.9%具高認識度。關鍵風險因素如止痛藥、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認識率也低於65%。研究指出,曾從基層醫療醫生獲得資訊的人認識較高,顯示醫療提供者需加強教育與溝通,以促進早期檢測。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毛細血管漏液症是一種病症,會使血漿從毛細血管漏入周圍組織,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主要分為兩類:繼發性毛細血管漏液症,因其他疾病或藥物引起的單一發作;特發性全身性毛細血管漏液症,則是罕見且反覆發作的危急情況。這種症狀與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關,可能導致急性腎損傷。治療時,液體管理非常重要,以避免低血容量和低血壓對器官的傷害。腎臟科醫師需了解其潛在的嚴重併發症。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

這項研究探討腎小管過濾率(eGFR)斜率與心臟衰竭(HF)之間的關聯,特別針對有HF風險的老年人。研究涵蓋5,362名參與者,發現高風險個體中eGFR斜率與HF無顯著關聯,但在有心臟異常的個體中,eGFR每年下降1 mL/min/1.73 m²,HF風險增加39%。此外,eGFR下降較陡者,HF風險顯著上升。研究建議eGFR斜率可作為識別高風險HF個體的指標,但無法完全反映腎功能下降的複雜性。 相關文章 PubMed DOI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