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患者中常見急性腎損傷,尤其是慢性腎病患者。腎功能惡化通常是指血清肌酸酐升高,顯示急性腎損傷。利尿劑治療急性心衰可能導致暫時性血清肌酸酐增加。儘管脫水療法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但有助於長期存活。腎靜脈淤血導致腎功能障礙,脫水療法可逐漸改善腎功能。區分脫水引起的急性腎損傷有助於提高存活率,避免其他原因導致的急性腎損傷。 PubMed DOI ♡
這項在奧地利進行的研究探討了重症COVID-19患者的急性腎損傷情況。他們發現有26%的患者出現急性腎損傷,其中12.3%需要腎臟替代治療。風險因素包括機械通氣、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以及慢性腎臟疾病。患有急性腎損傷的患者死亡率較高。機械通氣是急性腎損傷的一個強力預測因子。 PubMed DOI ♡
一項在美國進行的研究觀察了超過17萬5千次急診就診,發現急性腎損傷(AKI)在病人初次就診時很常見。患有AKI的病人在6個月內有較高的住院風險、重症加護病房入住、慢性腎臟疾病、透析以及死亡風險。AKI是一種嚴重的狀況,帶來重大的後果。 PubMed DOI ♡
燒傷可能導致急性腎損傷(AKI),患病率為9-50%。燒傷患者的AKI預後不佳,死亡率超過80%。導致AKI的因素包括生理變化和併發症。早期和晚期AKI有不同原因,晚期以敗血症為主。預防策略包括處理風險因素和早期干預。治療主要是支持性,管理液體、電解質平衡,必要時提供腎臟替代治療。 PubMed DOI ♡
急性腎損傷(AKI)可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短期和長期影響,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管理策略包括避免有害物質、維持體液平衡,並考慮特定藥物。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改善預防和治療AKI中的心血管併發症。 PubMed DOI ♡
急性腎損傷(AKI)是小兒燒傷患者常見併發症,發生率為12.5%。年齡、難民身份、延遲入院、敗血症、燒傷嚴重程度、液體量、插管、器官衰竭等因素與AKI相關。年齡大、高血紅蛋白水平是重要發展因素。患有AKI的患者住院時間長,死亡率高。早期識別治療對預防併發症至關重要。 PubMed DOI ♡
與心臟手術相關的急性腎損傷(CS-AKI)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雖然早期的實驗研究帶來了一些希望,但許多臨床試驗在預防CS-AKI方面卻未能成功。這種實驗與臨床結果的差異讓我們重新思考對CS-AKI的理解及研究模型。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學會推薦的麻醉和圍手術期護理標準化,可能有助於降低CS-AKI的風險。本文將探討與CS-AKI相關的主要臨床試驗中的治療目標。 PubMed DOI ♡
這篇文章探討了急性腎損傷(AKI)的全球情況,每年約有1330萬病例,許多與感染有關,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文中提到的感染包括SARS-CoV-2、HIV、瘧疾等,並分析了敗血症和腹瀉等特定疾病對AKI的影響。此外,文章也提到氣候變遷對感染相關AKI的影響,強調投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以協助國際腎臟學會在2025年前減少可避免的AKI相關死亡。 PubMed DOI ♡
研究發現2019至2021年,巴西某醫院有25%病人入院急診時罹患社區獲得性急性腎損傷(CA-AKI)。年紀大、基礎腎功能差、風險高、肝病等因素增加CA-AKI風險。研究強調臨床需考量這些因素以識別及管理CA-AKI。 PubMed DOI ♡
急性腎損傷(AKI)是嚴重疾病,死亡率高且生物標記有限。少見的腎小管間質疾病,如單基因疾病和藥物誘發,可能導致高達20%的AKI病例。這些疾病提供新洞察。常染色體優勢型腎小管間質腎病(ADTKD)和法典氏綜合徵(FS)是罕見疾病例,與AKI有關。這兩種疾病和AKI都牽涉腎小管功能障礙和細胞死亡機制。線粒體功能障礙是罕見疾病和藥物誘發AKI的共同因素。瞭解這些關聯或許帶來新的AKI治療方法。 PubMed DOI ♡
住院期間的急性腎損傷(AKI)會顯著提高併發症和死亡率風險。研究分析了56,820名成人患者的數據,發現24.5%的患者有AKI,其中只有3.3%被正確診斷為完全AKI,68%的AKI病例未被檢測到。與完全AKI患者相比,未檢測的AKI患者年齡較輕、合併症較少,死亡率也較低。這項研究強調了住院患者中AKI識別的差異性及未檢測病例的普遍性,顯示準確診斷AKI對改善患者結果的重要性。 PubMed D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