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韓國血液透析單位超過一半員工曾遇到停電或斷水等災害。雖然設施安全準備度高,但病人管理較弱。員工對災害風險認知高,且認知越高,行政準備也越好。建議加強單位、醫學會和政府合作,提升整體災害應變能力。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在緊急情況下,如自然災害或疫情,為透析病人主動規劃是確保他們安全的關鍵。末期腎病患者面臨停電、水短缺和交通問題等風險,可能導致透析缺失,影響健康。本研究針對韓國血液透析患者,根據CDC建議制定飲食指導,強調鉀、磷、鈉和液體的攝取限制,並提供兩個三天的緊急餐計畫,分別針對有無電力和水源的情況,還附上食物交換清單,讓飲食更靈活。這些指導方針雖無法替代透析,但能在關鍵時刻支持患者健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南韓末期腎病(ESKD)患者在急診部的就診情況,使用了2019至2021年的數據。結果顯示,ESKD患者的住院率(66.7%)和死亡率(9.4%)明顯高於非慢性腎病患者(分別為21.0%和5.1%)。這些患者通常年齡較大,女性比例較高,且多數需要醫療援助。主要影響住院和死亡率的因素包括高齡、男性、轉診及急診停留時間等。常見就診原因有血管併發症、消化系統疾病等。研究強調了ESKD患者急診就診的嚴重性,建議進一步研究以改善臨床結果。 PubMed DOI

災難對脆弱族群,特別是有慢性健康問題的兒童,如腎臟疾病患者,造成重大威脅。這些孩子在災難期間面臨醫療服務中斷的挑戰,包括透析、乾淨水源和藥物的獲取。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他們的脆弱性更為明顯。為了增強災難準備,我們建議提前開始透析、對患者及家庭進行教育,並確保醫療用品和設施的穩定供應。在緊急情況下,加強健康系統的韌性和全面的災難規劃對保護這些高風險群體的健康至關重要。 PubMed DOI

自然、科技及其他災害對人類健康造成重大威脅,特別是腎臟病患者因依賴穩定的治療而特別脆弱。為應對這些挑戰,制定有效的災害風險減少與管理(DRRM)策略至關重要。本研究綜合腎臟護理文獻,創建一個DRRM路線圖,分為三大部分:災害準備、災害應對及恢復。每部分包含具體步驟,旨在提升腎臟護理的應變能力,確保資源持續供應,並促進最佳實踐的分享。 PubMed DOI

心臟驟停對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來說是一大隱憂,尤其在門診透析單位。調查顯示,雖然幾乎所有護理技術人員(PCTs)都接受過基本生命支持(BLS)訓練,且對自己的技能有信心,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對團隊復甦能力感到有把握。80%的參與者曾目睹心臟驟停,主要障礙在於識別延遲及病人安全的顧慮。研究建議需加強團隊訓練,解決透析環境中的挑戰。 PubMed DOI

在透析過程中,心臟驟停對末期腎病患者是一大風險,因此緊急設備的準備非常重要。本研究評估了緊急設備的可用性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韓國患者死亡率的影響。研究分析了34,950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擁有緊急設備的患者血清鈣、磷及血壓較低,但Kt/V值較高。調整各種因素後,擁有緊急設備的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13%。這顯示良好的緊急設備準備能改善患者的生存結果。 PubMed DOI

這項針對722位洗腎患者的研究發現,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透析中心有提供運動計畫,但有運動計畫的單位,患者運動意願和態度都比較好。整體來說,65.7%患者有規律運動,對運動益處認知高、阻礙少的人,參與度也更高。建議應加強推廣運動計畫,提升患者對運動的正面看法。 PubMed DOI

血液透析用水量很大,純化過程會產生不少廢水。面對水資源短缺,減少用水和回收廢水(如灌溉、沖馬桶)變得很重要。除了技術和政策創新,醫護、廠商和政府也要更重視並積極行動,才能讓透析治療更環保永續。 PubMed DOI

這篇回顧分析22篇研究,探討腎臟病患、照顧者及醫療人員在災難期間的經驗與準備。多數研究來自日本和美國,重點在患者困難、治療中斷及醫療應對,但方法有限,較少涵蓋照顧者或弱勢族群。未來需更多高品質研究,提升災難應變支持。 PubMed DOI

洗腎病人常有認知障礙,影響生活和自理能力,也增加照護負擔。研究發現,病人常忽略或否認這些問題,醫護和病人都會自行想辦法應對,但都覺得需要更多支持和更好的評估工具。這顯示未來照護上有改善空間,應加強相關資源和管理方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