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針對高齡髖部骨折手術後住ICU的研究發現,有近兩成病人會發生急性腎損傷(AKI)。女性、手術中有輸血、術後白蛋白較低、APACHE II分數較高,都是AKI的獨立風險因子。這些指標合併預測AKI的準確度很高(AUC最高0.93)。有AKI的病人,ICU住院天數也會拉長。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評估了手術後急性腎損傷(PO-AKI)的發生趨勢,並探討影響因素。研究對象為2005至2020年間在三家醫院接受非心臟重大手術的138,235名患者。結果顯示,5.9%的患者經歷PO-AKI,0.8%為嚴重PO-AKI(S-PO-AKI)。雖然患者年齡和合併症增加,PO-AKI的發生率從2005-2007年的8.6%降至2017-2020年的5.1%,但S-PO-AKI的發生率則保持穩定。研究顯示PO-AKI的年發生率顯著下降,但S-PO-AKI未見明顯變化。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5986474。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住院病人急性腎損傷(AKI)的嚴重程度及未恢復的風險因素,於2014至2017年在美國三所學術醫療中心進行,涵蓋超過56,000名成年人,結果顯示23%的人發展為AKI。研究發現,黑人、糖尿病和肥胖與AKI的發生有關,肥胖與未恢復的關聯最為顯著,比值比為1.27。這強調了肥胖在住院病人中AKI發展及嚴重程度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是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影響近20%的住院病人及超過50%的重症監護病房病人。研究顯示,14%的病人經歷AKI,大多數為第一期,持續性AKI的病人佔31%,且這類病人有較差的臨床結果,包括更高的死亡率和更長的住院時間。持續性AKI病人的一年死亡率是沒有AKI病人的五倍,顯示出需要針對性策略來有效管理AKI,防止其持續發展。 PubMed DOI

80歲以上住院患者,急性腎損傷(AKI)很常見,且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95歲最多。虛弱(評分≥5)和AKI都是30天內死亡率的獨立高風險因子,AKI患者30天內死亡率和腎臟不良結局都明顯較高。90歲以上,虛弱對死亡率的影響甚至超過AKI。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15項加護病房常見的數據,開發出一個能預測重症病人7天內發生不同程度急性腎損傷(AKI)風險的模型。分析976位病患資料,模型準確度不錯(AUC 0.76),也有臨床實用性,有助於及早找出高風險病人,提升治療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套預測工具,能評估老年ICU病人發生急性腎損傷(AKI)的風險。模型以15個臨床因素建立,準確度高(AUC約0.81);簡化版只用5個關鍵因素,表現也不錯(AUC約0.78)。兩者都實用且準確,有助臨床醫師及早辨識高風險病人。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即使輕微或短暫,也會明顯增加日後發展成慢性腎臟病、腎衰竭或其他腎臟重大問題的風險,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或手術史的人更要注意。所有AKI患者都應該在發生後定期追蹤,及早發現和處理腎臟問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超過1.7萬名ICU急性腎損傷病人,根據腎功能和尿量變化分成四種亞型。結果發現,腎功能惡化但尿量增加的病人死亡率最高,腎功能改善且尿量穩定的病人預後最好。這有助於未來針對不同AKI病人,提供更精準的治療建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180位敗血性休克兒童,發現44.4%會發生急性腎損傷(AKI)。身高較高、蛋白尿、procalcitonin和BUN偏高、base excess偏低、PT延長都是AKI的危險因子,及早用抗生素則有保護效果。研究也建立了一個準確度高的風險預測圖,能幫助醫師早期辨識高風險兒童並及時治療,提升預後。 PubMed DOI

這項回溯性研究發現,燒燙傷面積大於等於10%的病人中,約三成會發生急性腎損傷(AKI),且有AKI的病人死亡率明顯較高、醫療費用也增加。年紀大、休克、全層燒傷、敗血症等都是AKI的獨立風險因子。AKI分期越高,死亡風險也越高。總之,AKI在燒傷病人中很常見,且會大幅影響預後。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