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每天服用160mg aspirin三年,對有特定PI3K pathway基因突變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可顯著降低復發率,三年後復發率約為安慰劑組的一半,無病存活率也較高。雖然嚴重副作用略多,但研究支持aspirin可作為基因篩選後的輔助治療選項。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結直腸癌(CR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本研究探討DPP-4抑制劑linagliptin在由1,2-二甲基肼誘導的Wistar大鼠CRC中的潛力。研究發現linagliptin能減少氧化壓力、調節發炎反應、抑制致癌信號途徑,並促進癌細胞凋亡。此外,linagliptin還改善了組織病理學,顯示出其在CRC治療中的潛在應用價值。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tirzepatide (TZP) 對結腸直腸癌的影響,結果顯示TZP能有效抑制癌細胞增殖並促進凋亡,且在小鼠模型中誘導腫瘤顯著退縮。主要發現包括:TZP減少癌細胞生長、改變葡萄糖代謝、抑制葡萄糖攝取及延遲腫瘤發展。研究建議TZP可能成為結腸直腸癌的潛在治療選擇,並且在管理2型糖尿病方面也有其效果。 PubMed DOI

一項針對活躍癌症患者及靜脈血栓栓塞的研究,調查減量口服抗凝劑apixaban的效果。研究包含1,766名患者,隨機分配接受每天2.5毫克或5.0毫克的apixaban,為期12個月。結果顯示,減量組復發性血栓栓塞發生率為2.1%,低於全劑量的2.8%;而臨床相關出血率減量組為12.1%,全劑量為15.6%。兩組死亡率相似,減量組為17.7%。研究結論指出,減量apixaban在預防復發性血栓栓塞方面有效,且出血風險較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在接受藥物洗脫支架的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後,高風險再發缺血事件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與阿斯匹靈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在南韓進行,5506名患者隨機分配至氯吡格雷(每日75毫克)或阿斯匹靈(每日100毫克)治療。結果顯示,氯吡格雷組的主要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4.4%對6.6%),且死亡率和心肌梗塞發生率均較少,出血風險無顯著差異。總結來說,氯吡格雷對高風險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有顯著降低效果。 PubMed DOI

一項二期臨床試驗發現,早期dMMR實體腫瘤(含直腸癌及其他癌症)患者,接受6個月dostarlimab免疫治療後,有約八成達臨床完全緩解,成功免於手術,兩年無復發率達92%。副作用多為輕微且可逆,這種治療方式可保留器官,未來如有需要仍可手術。 PubMed DOI

化學預防是用藥物來降低癌症風險,像是改良乳癌荷爾蒙治療、GLP-1受體促效劑減少肥胖相關癌症、針對遺傳性大腸癌的精準預防,以及5-alpha還原酶抑制劑預防前列腺癌。強調個人化治療,提升效果、減少副作用,幫助降低癌症發生率。 PubMed DOI

針對未治療的BRAF V600E突變型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用encorafenib合併cetuximab和mFOLFOX6,無惡化存活期和總存活期都比傳統治療明顯延長,安全性也可接受。這組合有望成為這類病人的新第一線標準治療。 PubMed DOI

一項針對高風險皮膚鱗狀細胞癌患者的三期臨床試驗發現,手術和放療後再用cemiplimab,能明顯提升無病存活率(24個月87.1%,對照組64.1%),也降低復發風險。不過,副作用較多。整體來說,cemiplimab是降低復發風險的有效輔助治療選擇。 PubMed DOI

一項針對超過2.7萬名一般成人的大型研究發現,新的ctDNA血液檢測能準確偵測大腸癌(敏感度79.2%、特異性91.5%),但對早期癌前病變的偵測率很低(僅12.5%)。雖然有助提升篩檢意願,但目前還無法取代現有篩檢方法,還需再改進。 PubMed DOI

對於已接受PCI並完成DAPT的病人,長期單用P2Y<sub>12</sub>抑制劑(如ticagrelor或clopidogrel)比單用aspirin更能降低心肌梗塞和中風風險,且不會增加重大出血。這是根據五項隨機試驗、逾1.6萬人、約5.5年追蹤的統合分析結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