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針對特發性正常壓力腦積水的年長者,暫時性腦脊髓液引流後有改善者,接受分流手術三個月後,步態和平衡進步明顯,但認知和膀胱控制沒明顯差異。分流手術較易出現硬腦膜下出血和頭痛,安慰劑組則較常跌倒。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特發性顱內高壓症(IIH)主要影響年輕肥胖女性,導致顱內壓力增加。現有治療方法效果有限,因此本研究探討使用liraglutide作為輔助療法。研究分析204名接受liraglutide與標準療法的患者,結果顯示在3個月時,liraglutide顯著降低視神經乳頭水腫的風險,並在24個月內持續有效。雖然在視覺障礙和頭痛上有改善,但未達統計顯著性。總體而言,liraglutide在改善IIH患者的視神經乳頭水腫方面顯示出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活化大腦GLP-1R會增加腦脊髓液產生和顱內壓,阻斷則會減少產生,且這作用只發生在脈絡叢。未來針對GLP-1R,有機會成為治療腦壓異常的新藥物選擇,可能取代部分侵入性手術。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在一項針對洗腎(血液透析)病人的隨機對照試驗中,進行為期8週的血流限制步行訓練(WT-BFR),在提升步行能力、身體功能和生活品質方面,比單純步行或一般照護效果更好。WT-BFR比單純步行更有效,但長期的效益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世代研究發現,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治療特發性顱內壓升高症的患者,體重減輕效果更明顯,頭痛、視力和認知障礙發生率較低,也較少需要乙酰唑胺或分流手術,死亡率也較低。這些好處在6個月和1年時都能看到,但還需要更多隨機對照試驗來確認。 PubMed DOI

一項針對血液透析成人的隨機對照試驗發現,單做認知訓練、運動訓練或兩者合併,三個月內對執行功能沒明顯改善。不過,合併訓練組的整體認知功能有提升,運動組則覺得健康感受較好。這些短期效果顯示合併訓練可能有幫助,但還需要更多長期研究來確認。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對於70歲以上的type 1心腎症候群患者,超濾治療比利尿劑效果更好,不僅能更快減輕體重、改善呼吸困難、縮短住院天數,出院後半年內回診次數也較少,且安全性相當。超濾有機會成為年長患者更理想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特發性顱內壓升高症因肥胖增加而變常見,治療重點是保護視力、減重和控制頭痛,首選藥物是acetazolamide。新型GLP-1受體促效劑也有潛力。若視力受威脅,會考慮手術,像是靜脈竇支架。神經科和眼科醫師合作很重要。 PubMed DOI

一項針對342位高風險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患者的臨床試驗發現,中腦膜動脈栓塞並未顯著降低6個月內復發率(14.8%對21.0%,P=0.13),再次手術率也無明顯差異。整體來說,MMA栓塞安全,併發症少。雖然統計上沒顯著差異,但結果與其他研究一致,顯示MMA栓塞仍有潛力,需更多研究確認。 PubMed DOI

一項大型國際研究發現,心臟手術時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釋(ANH)這方法,並沒有比傳統做法更能減少病人接受捐贈紅血球輸血的機率,兩種方式在安全性上也差不多,效果沒有明顯差異。 PubMed DOI

這項單一醫院的前瞻性研究發現,規律使用SGLT2抑制劑的65歲以上心衰竭患者,六個月後認知功能(MMSE分數)明顯比沒規律使用的人好。即使考慮其他影響因素,結果還是一樣。這表示SGLT2抑制劑有助於改善年長心衰竭患者的認知障礙。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