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護理師和腎臟科醫師常常低估血液透析病人的症狀嚴重度,和病人自述的狀況落差很大。建議應該常規使用病人自述結果量表,才能更準確掌握並處理病人的症狀。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顯示,雖然女性在慢性腎臟病(CKD)第3至第5期的發生率較高,但男性在腎臟替代療法的啟動和治療中仍佔主導。透過問卷調查783名患者和98名照顧者,結果發現63.1%的女性認為女性在健康管理上表現較好,男性則為56.1%。不過,無論性別,絕大多數患者和照顧者都認為治療上對所有腎病患者是平等的,並未發現基於性別的治療差異。整體來看,兩性都認同女性在健康維護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優勢。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慢性腎病(CKD)患者中抑鬱和焦慮的盛行率,並分析影響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透過在英國六個腎臟中心進行的線上調查,共有458名參與者,結果顯示37.7%有中度至重度抑鬱,26.5%有類似程度的焦慮。超過一半的參與者曾被診斷為抑鬱,且多數人希望獲得心理健康支持。研究強調了針對CKD患者提供個性化心理健康服務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透過系統性回顧質性研究和調查,探討急性腎損傷(AKI)成人患者的經驗,發現六個關鍵主題: 1. **面對未知**:患者因診斷的意外性和醫療系統的不足感到困惑。 2. **生活受限**:AKI影響日常活動和人際關係。 3. **治療負擔重**:治療過程對患者及家庭造成財務和情感壓力。 4. **康復不確定**:患者擔心腎損傷的長期影響。 5. **健康優先級**:許多患者將AKI視為短期問題,忽略其他健康狀況。 6. **自我管理賦權**:部分患者在掌控健康中找到力量。 研究建議加強患者教育、減輕治療負擔,並實施綜合護理,以改善AKI管理和患者結果。 PubMed DOI

接受透析的腎衰竭成人常面臨疲勞、癢感、疼痛等多種症狀,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生活品質。護理人員在症狀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目前缺乏標準化的方法。2023年12月,腎病:改善全球結果(KDIGO)組織舉辦研討會,探討護理人員在透析病患症狀管理中的挑戰與策略,強調他們對減輕病患症狀和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這項研究用橫斷面分析,比較AI模型和腎臟科醫師在回答糖尿病腎病變常見病人問題時的一致性。 PubMed DOI

KSB-Q是一份全新、只有九題的問卷,能有效評估慢性腎臟病第3到5期(包含透析和腎移植)成人患者的症狀負擔。這份問卷涵蓋主要症狀,信度和效度都很高,也改善了現有問卷太長、效度不佳的問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雖然多數非透析CKD患者收入中等、沒領食物補助,但還是常遇到食物負擔、健康限制和缺乏支持等問題。現有的食物安全評估方式,可能沒辦法完整反映CKD患者的實際困難,建議應該發展更全面的評估工具。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嚴重疲勞,不論洗腎、換腎或未治療都一樣,影響日常生活,但多數人沒獲得足夠支持或治療。疲勞常被忽略,現有建議也不夠有效,年輕人和女性特別覺得缺乏支持。患者希望醫療團隊能更重視疲勞,提供更實用的資訊和協助。 PubMed DOI

多數慢性腎臟病研究只讓病人和照顧者當資訊提供者,真正參與決策的很少。主要困難是缺乏資源和訓練。不過,讓他們參與能提升招募、資料品質和研究實用性。未來應加強支持和標準化評估,讓參與更有意義。 PubMed DOI

洗腎病人常有認知障礙,影響生活和自理能力,也增加照護負擔。研究發現,病人常忽略或否認這些問題,醫護和病人都會自行想辦法應對,但都覺得需要更多支持和更好的評估工具。這顯示未來照護上有改善空間,應加強相關資源和管理方式。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