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針對229位CAKUT患者的研究發現,腎衰竭進展速度會因CAKUT亞型、是否有腎外症狀,以及雙側腎臟/泌尿道受影響而有很大差異。只有12%經基因檢測能找到致病基因,且多為有腎外症狀者。綜合症型、雙側受影響或特定亞型(如多囊性發育不良腎)患者,較早進展到腎衰竭。大多數基因原因仍不明,詳細臨床評估很重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強調了在腎臟疾病基因檢測中,拷貝數變異(CNV)分析的重要性。研究在烏特勒支大學醫學中心進行,涵蓋2432名患者,結果顯示CNV分析對診斷的貢獻達10.5%,特別是在先天性腎臟畸形和年輕慢性腎病患者中。研究指出,CNV分析能有效減少進一步檢測需求,並能識別與COL4A4基因相關的結構變異。作者建議在腎臟疾病基因檢測中應常規納入CNV分析,以獲得更好的診斷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診斷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係,對象為3,119名不依賴透析的患者。研究發現,糖尿病腎病和多囊腎病的腎臟結果風險顯著高於IgA腎病,而慢性間質性腎炎的風險較低。高血壓性腎硬化的全因死亡率風險則顯著增加。這些結果顯示,CKD的根本原因對預後影響深遠,強調需針對不同類型的CKD制定個別化的管理策略。 PubMed DOI

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是導致腎衰竭的主要遺傳原因。本研究分析了261個ADPKD家庭的疾病進展及基因變異,特別是PKD1和非PKD1變異。結果顯示,75.8%的家庭有致病變異,其中74.2%為PKD1,23.2%為非PKD1。非PKD1家庭的病情較輕,腎功能下降較慢,但擁有ADPKD-NEK8變異的患者則進展較快。這顯示了不同基因變異對ADPKD病情嚴重程度的影響。 PubMed DOI

Alport 腎病 (AKD) 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疾病,影響兒童,具有複雜的遺傳背景和多樣的臨床表現。本研究回顧了2008至2023年間,19歲以下接受基因檢測的患者,發現85名兒童有致病或可能致病的COL4A3-5基因變異。結果顯示,1.2%進展為腎衰竭,7%有腎外症狀。研究還識別了八個新型變異,強調了遺傳確認和風險評估的重要性,以促進及早介入和減緩病情進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702位中國多發性腎囊腫患者,利用次世代定序找出23個相關突變基因,其中10個有致病性變異,診斷出七種遺傳性囊腎疾病,ADPKD最常見。研究還發現63個全新致病基因變異,讓我們對囊腎疾病的遺傳學有更多認識。 PubMed DOI

大多數遺傳性腎臟病相關基因也會造成腎臟以外的症狀,尤其在兒童期發病且屬隱性遺傳時更常見。研究發現,89%相關基因會影響生長、骨骼、神經、眼睛等系統。不過,這些症狀實際在個別病人出現的頻率還不清楚,且因多為隱性遺傳,家族史不一定查得出來。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多元族群IgA腎病變研究發現,追蹤2.7年內,超過三分之一患者腎功能惡化、腎衰竭或死亡。蛋白尿≥0.5 g/g及腎功能較差會增加風險,年齡≥30歲則有保護效果。不同族群間風險差異不大。即使中度蛋白尿也需注意,顛覆過去只重視高蛋白尿的看法。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研究分析141例TRPC6相關足細胞病變,發現多數患者會出現蛋白尿或腎病症候群,約一半30多歲就腎衰竭。散發性個案惡化較快,特定基因變異(如p.R175W、p.R895C)更易早發腎衰竭。這些結果有助於未來個人化治療發展。 PubMed DOI

這項針對敘利亞兒童慢性腎臟病的研究發現,先天性腎臟及泌尿道異常是最常見原因。腎小球疾病的兒童惡化速度最快。蛋白尿、高血壓等風險因子會加速病情惡化,性別、年齡和家族史則沒明顯影響。及早控制高血壓和蛋白尿,有助延緩病程進展。 PubMed DOI

這份回溯性研究發現,約三分之一的歌舞伎症候群患者有腎臟或泌尿道異常,其中34%會發展成慢性腎臟病。年紀較小時被診斷或有雙側腎臟異常者,風險更高。建議定期檢查和追蹤腎功能,有助於及早發現和管理相關問題。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