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篇統合分析發現,GLP-1受體促效劑用於非糖尿病的過重或肥胖者時,會明顯增加噁心、嘔吐、腹瀉和便祕的機率。不同藥物副作用風險也有差異,像Orforglipron最容易引起噁心,semaglutide和liraglutide則較常導致便祕。醫師在開立這類藥物時,需特別注意腸胃道副作用。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胰高血糖素樣肽-1 (GLP-1) 類似物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重要藥物,能有效控制血糖和促進減重。不過,對於其嚴重副作用的擔憂引發了大量研究。這篇綜述分析了自2010年以來的22篇相關文獻,涵蓋個案報告、隨機對照試驗及實際世界研究等。研究指出可能的風險包括過敏反應、心血管及胃腸道問題等,但也有研究未發現顯著關聯。整體證據顯示混合狀態,強調需進一步研究以了解其安全性並指導臨床應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了2007至2023年間的FAERS數據,探討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s)與胃腸道不良事件的關聯。結果顯示,共有187,757例不良事件報告,其中16,568例為胃腸道問題。特別是semaglutide與噁心、嘔吐及胃排空延遲的風險增加有關,而exenatide則與胰臟炎及死亡風險上升相關。研究強調臨床醫師需注意這些風險,以保障病人安全,並指出藥物監測數據在識別安全信號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s)與腸梗阻或腸麻痺之間的關聯。研究團隊從多個資料庫中篩選出14項相關研究,總參與者達550,426人。結果顯示,GLP-1 RAs並未顯著增加腸梗阻或腸麻痺的風險,但利拉魯肽的風險較高。醫師在使用GLP-1 RAs時,應考量其對血糖及心血管健康的益處,同時留意這些罕見的併發症。該研究已註冊於CRD42024585971。 PubMed DOI

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肝病(MASL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可能引發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最新研究指出,胰高血糖素樣肽-1 受體激動劑(GLP-1RAs)對此病有潛在療效。本分析回顧了截至2023年12月的隨機對照試驗,發現GLP-1RA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高於對照組,尤其在隨訪少於30週時更明顯。雖然GLP-1RA組的胃腸道不良事件較多,但長期安全性仍可接受,且治療中斷率無顯著差異,強調患者需了解副作用以提升耐受性。 PubMed DOI

Semaglutide 和 tirzepatide 是新批准用於無糖尿病成人體重管理的藥物,但對腸胃道副作用的安全性仍有疑慮。針對近27,000名無糖尿病肥胖者的研究顯示,這兩種藥物都顯著增加了腸胃不良事件的風險,整體風險比率提高了1.86倍,tirzepatide的風險更高(RR 2.94)。此外,semaglutide與膽囊問題的風險增加超過2.6倍,特別是膽結石。雖然這些副作用大多輕微,臨床醫生仍需密切監測患者的情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GLP-1受體激動劑及雙重GLP-1/GIP激動劑tirzepatide在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腸胃道副作用。研究涵蓋38項隨機對照試驗,涉及16,660名參與者。主要發現顯示,HbA1c的降低幅度從-0.63%到-1.79%,體重減輕範圍為-0.75公斤到-9.65公斤。雖然療效不同,但GI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相似,且更高的療效並未增加不良反應或停藥率,顯示患者能耐受更有效的治療。 PubMed DOI

這篇統合分析發現,GLP-1受體促效劑能有效降低沒有糖尿病的肥胖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肌梗塞風險,並有助於減重及改善血脂,但對心血管死亡率沒顯著影響。使用時要注意腸胃道副作用,但不會增加嚴重不良事件。整體來說,GLP-1 RAs對這類患者有明顯好處,但仍需評估個人狀況。 PubMed DOI

美國肥胖但無糖尿病的成人,使用GLP-1 RA比bupropion-naltrexone,胃輕癱和膽道疾病風險較高。調整BMI後,胰臟炎或阻塞風險沒明顯增加,但未調整BMI時,胰臟炎風險會上升。semaglutide減重效果較好,但膽道疾病風險也較高。 PubMed DOI

最新統合分析顯示,GLP-1受體促效劑(用於糖尿病和減重)會增加膽結石和胃食道逆流的風險,尤其是肥胖、脂肪肝或用較高劑量者,但和其他嚴重腸胃或膽道副作用無明顯關聯。 PubMed DOI

最新研究發現,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治療糖尿病或肥胖的患者,做胃鏡時胃殘留物和檢查中止的風險都比較高,但吸入性肺炎的機率沒明顯增加。如果同時做大腸鏡,能降低胃殘留物風險。不同GLP-1藥物間,風險差異不大。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