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給有肥胖的兒童補充菊糖(inulin),能有效減少「情緒性少吃」的行為,效果比安慰劑明顯。雖然所有組別在「主動進食」上都有進步,但只有菊糖對情緒性少吃有特別幫助。研究也發現,飲食行為和體重、腸道菌、GLP-1等指標有關。顯示菊糖有機會透過調整腸道菌,幫助控制兒童肥胖和改善食慾。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稀有糖對雄性小鼠GLP-1分泌及食物攝取的影響。結果顯示,酮己糖(如D-allulose、D-tagatose和D-sorbose)能顯著提升血漿GLP-1水平並減少食物攝取,而醛己糖則無此效果。特別是D-allulose在高劑量下雖減少食物攝取,但未提升GLP-1水平。這些發現顯示這些低熱量稀有糖可能對預防或緩解2型糖尿病及肥胖有潛在益處。 PubMed DOI

這項14週研究發現,肥胖且有前期糖尿病的人,在營養師協助下控制熱量,飲食改善比單用藥物(像liraglutide)更明顯,特別是蛋白質增加、碳水和糖減少。不過,大家的飲食品質都還是不理想,水果、蔬菜和乳品攝取都不足。營養諮詢對用藥者有幫助,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長期效果。 PubMed DOI

這項針對健康女性的研究發現,越健康的植物性飲食,體內調節食慾的荷爾蒙和發炎指標會越低。不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則容易讓人更餓、飽足感變差。植物性飲食也會改變腸道菌相,進而影響食慾荷爾蒙。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釐清這些關聯。 PubMed DOI

目前GLP-1類藥物用於青少年體重管理,對心理和行為健康的影響研究很少。醫師在治療前後都要評估和追蹤飲食失調、情緒及心理健康狀況。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確保青少年用藥安全有效,並提供適當支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的肥胖患者,飲食行為會更依照身體的飢餓和飽足感,不容易因情緒或外在因素亂吃。這表示GLP-1受體促效劑有助於減重,因為能幫助大家更聽身體的需求來吃東西。 PubMed DOI

以色列針對30萬多名兒童的研究發現,抗肥胖藥物(AOMs)開立率僅0.7%,但女生、BMI較高及社經地位較高的孩子用藥較多。最常用的是metformin,也有GLP-1 agonists和orlistat。服用AOMs的兒童BMI和心血管代謝指標明顯改善,部分效果停藥後仍持續。研究指出AOMs有助兒童肥胖管理,但使用率偏低,需改善取得與加強研究。 PubMed DOI

Beinaglutide 是一種 GLP-1 受體促效劑,能有效減少肥胖者的內臟脂肪、改善新陳代謝,還能調整腸道菌叢,減少壞菌、增加好菌。這些作用顯示,beinaglutide 幫助減重,可能跟調節腸道菌叢有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使用GLP-1或GIP/GLP-1藥物的肥胖者,對甜味和鹹味的感受會變強,這和更容易有飽足感、食慾降低、比較不會想吃東西有關,跟用哪一種藥沒差。這些味覺變化,可能是這類藥物幫助減重和抑制食慾的原因之一。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羧甲基澱粉、乳清蛋白和單寧,做出新的澱粉-蛋白質複合物,讓它們比較不容易在上消化道被分解。這樣一來,更多營養能到大腸被好菌利用,促進飽足感荷爾蒙分泌,也有助於腸道健康。這成果有望應用在幫助控制食慾的機能性食品開發。 PubMed DOI

一項小型研究發現,肥胖成人餐前同時補充L-arginine和丁酸鈉,能明顯提升血中GLP-1濃度,單獨補充L-arginine也有類似效果。不過,這些補充對血糖或飢餓感並沒有影響。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