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超過一半腹膜透析患者會有慢性腎臟病相關搔癢。三個月內血清磷酸鹽有四種變化型態,不論暫時或持續偏高,都會增加搔癢風險,只有緩慢上升型沒關聯。結果強調控制血清磷酸鹽對降低搔癢很重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癢感是慢性腎病患者,特別是接受血液透析者常見的問題,會影響生活品質。最近一項分析914名參與者的研究顯示,抗癢藥物difelikefalin能有效減輕癢感,並改善生活品質。接受difelikefalin治療的患者在Skindex-10問卷中表現更佳,顯示出疾病影響、情緒和社交功能的顯著改善。此外,癢感強度的減少與生活品質的提升有強烈相關性。總之,difelikefalin不僅能緩解癢感,還能提升CKD患者的整體生活品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64位接受腹膜透析(PD)的患者,分析了五年內尿毒症溶質的清除情況,重點在於透析啟動時機及PD策略(增量式與全劑量)的影響。主要發現包括: 1. 小溶質如肌酸酐、尿素氮等的清除率隨時間增加,但白介素-6的清除率下降。 2. 早期啟動PD的患者清除率變化較小,腎清除率較高。 3. 前三年中,增量式PD的清除率高於全劑量PD。 4. 雖然小型水溶性溶質清除率改善,但蛋白結合毒素的清除率未顯著變化。 總結來說,早期開始PD及選擇增量式方法可提升透析效率,保護腎功能。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相關的癢感(CKD-aP)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影響深遠。本系統性回顧分析了2000年至2024年6月間的29項研究,涵蓋147,174名CKD患者,發現生活品質、睡眠品質、焦慮和死亡率等以患者為中心的結果受到CKD-aP的顯著影響。特別是透析前、接受腹膜透析及選擇保守治療的患者資料較少。研究指出,CKD-aP的嚴重程度與不良結果相關,強調需制定有效管理策略以改善患者的整體福祉。未來研究應聚焦於這些特定群體。 PubMed DOI

腎功能喪失會導致磷酸鹽水平上升,形成難以控制的正磷酸鹽平衡。身體會增加甲狀旁腺素(PTH)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FGF23),以促進磷酸鹽排泄,防止血清磷酸鹽過高。然而,晚期慢性腎病(CKD)患者若攝取過多磷酸鹽,腎臟無法有效排出,會導致高磷血症,進而引發炎症、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增加死亡風險。本文探討腎臟如何處理磷酸鹽及其對健康的影響,並提供臨床工具以識別高風險患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腹膜透析病人如果一直是高運輸者,或後來變成高運輸者,預後都比較差,且MMP2和PAI-1這兩種生物標記也明顯偏高。利用機器學習結合臨床資料和生物標記,能更準確預測高風險病人,有助醫師及早介入治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高磷血症和慢性腎臟病會直接讓血管內皮細胞產生變化,導致血管鈣化。磷會讓內皮細胞先變成較易移動的間質型細胞,再進一步變成類骨細胞。這個過程在實驗和離體模型都觀察得到,CKD患者的血清還會加劇這現象。這說明內皮細胞鈣化是主動且可調控的,和CKD、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疾病有關。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減少飲食中的磷添加劑六週後,中度CKD患者的尿磷、FGF23和PTH都下降。對沒有CKD的人,只有白人FGF23有下降,黑人則沒影響。這表示減少磷添加劑有助於CKD患者和白人成年人礦物質代謝,但對黑人成人效果有限。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相關搔癢症在洗腎患者中很常見,約有四成病人會遇到,卻常被忽略,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這種搔癢多半對稱分布,常見於背、四肢、胸部和頭部,診斷上不易,需排除其他原因。正確辨識有助於改善治療效果和照護品質。 PubMed DOI

這項單一中心前瞻性研究發現,導入AI智慧腹膜透析照護計畫後,病人治療依從性明顯提升。依從性高(回報率80%以上)者,12個月後血清鈣和iPTH控制較好,但對血磷沒明顯影響。整體來說,這個計畫有助提升依從性並改善部分礦物質控制,但對長期成效還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

研究團隊用5/6腎切除加高磷低蛋白飲食,建立出能模擬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血管鈣化的小鼠模型。發現p38 MAPK訊號活化與血管鈣化有關,使用抑制劑可明顯減少鈣化和腎纖維化,未來有助於開發新療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