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發現,肥胖成人每天喝富氫水八週後,食慾明顯降低,睡眠品質變好,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LDL)也有下降,GLP-1濃度則提升。期間沒出現嚴重副作用,顯示富氫水有助於控制食慾和改善代謝健康,且安全性不錯。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為期12週的熱量限制和運動計畫對前期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肥胖者的食慾激素影響。研究中每組有22名參與者,介入前後測量激素水平。結果顯示,前期糖尿病組的食慾激素未顯著改變,但糖尿病組的ghrelin和酪氨酸肽顯著增加。整體來看,雖然對前期糖尿病個體無影響,但對糖尿病患者則可能有效調節食慾激素。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餐前攝取乳清蛋白(WP)對食慾控制及餐後血糖(PPG)的影響,特別是其對GLP-1和胰島素的刺激效果。研究對象為26名2型糖尿病且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參與者,結果顯示攝取10克濃縮乳清蛋白可顯著降低PPG,並提升胰島素和GLP-1水平,且未出現不良事件。這顯示乳清蛋白在代謝調節方面具有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血漿色氨酸(Trp)與大中性氨基酸(LNAAs)比率的變化,如何影響L-色氨酸(Trp)與L-白氨酸(Leu)結合時的食慾抑制效果。十二名正常體重男性參加了隨機雙盲試驗,接受不同的十二指腸內注射。結果顯示,單獨的Trp能顯著提升膽囊收縮素(CCK)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水平,減少能量攝取,但與Leu結合後,這些效果減弱。研究指出Trp/LNAAs比率在調節食慾抑制中扮演重要角色,顯示相關機制的複雜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平常不常喝的人每天喝三杯馬黛茶,連續8週,能降低血壓、發炎反應和部分心血管風險指標,對健康族群和高膽固醇族群都有幫助。健康者的壞膽固醇有下降趨勢,體脂肪和皮脂厚度也減少,但體重沒明顯變化。整體來說,適量喝馬黛茶對心血管和代謝健康有正面影響。 PubMed DOI

這項12個月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合併高血壓患者採用地中海-DASH飲食後,飲食品質、飽足感、體重、血壓和血糖等指標都明顯改善;對照組則沒變或變差。某些營養素和健康指標有關聯,但鈉攝取和血壓無明顯關係。改善飲食有助代謝和心血管健康,但還需更多研究確認。 PubMed DOI

對健康男性來說,運動後馬上吃PKU飲食(低蛋白、高碳水)不會明顯增加飽足感或改變主要飽足激素,但會提升GDF-15,並讓身體更偏向燃燒脂肪。運動時能量消耗會增加,但餐後沒差異。整體來說,運動後吃這類飲食可能不會讓你更飽,但有機會透過其他方式調節食慾。 PubMed DOI

**重點摘要(繁體中文):** 在老鼠身上用高脂飲食加上5% maltobionic acid(麥芽雙糖酸)連續餵食30天,可以降低肝臟和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改善胰島素阻抗,並提升GLP-1荷爾蒙的分泌。這些效果很可能是因為肝臟脂肪合成減少,以及脂肪分解稍微增加所導致的。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使用GLP-1或GIP/GLP-1藥物的肥胖者,對甜味和鹹味的感受會變強,這和更容易有飽足感、食慾降低、比較不會想吃東西有關,跟用哪一種藥沒差。這些味覺變化,可能是這類藥物幫助減重和抑制食慾的原因之一。 PubMed DOI

一項小型研究發現,肥胖成人餐前同時補充L-arginine和丁酸鈉,能明顯提升血中GLP-1濃度,單獨補充L-arginine也有類似效果。不過,這些補充對血糖或飢餓感並沒有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給有肥胖的兒童補充菊糖(inulin),能有效減少「情緒性少吃」的行為,效果比安慰劑明顯。雖然所有組別在「主動進食」上都有進步,但只有菊糖對情緒性少吃有特別幫助。研究也發現,飲食行為和體重、腸道菌、GLP-1等指標有關。顯示菊糖有機會透過調整腸道菌,幫助控制兒童肥胖和改善食慾。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