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在肯亞瘧疾流行區,每月連續3個月給小孩服用ivermectin,結果瘧疾感染率比albendazole組少26%,即使大家都有用蚊帳,效果還是很明顯,而且沒發現什麼嚴重副作用。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重度憂鬱症患者常缺乏篩檢和治療機會。馬拉威的一項研究評估了一種綜合照護模式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涉及14個健康機構,實施階梯式照護,結合團體問題管理和抗憂鬱藥物治療。研究中,506名重度憂鬱症成人被篩檢,487人參加。結果顯示,綜合照護顯著減少憂鬱症狀並改善功能,顯示此方法能有效擴展心理健康服務。該試驗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並完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黃熱病疫苗的分劑量與標準劑量在未接種過疫苗或未感染過的成人中的有效性。研究在烏干達和肯尼亞進行,480名參與者隨機接受不同劑量的疫苗。結果顯示,標準劑量的血清轉化率達98%,而500 IU的分劑量效果不亞於標準劑量,且副作用大多輕微。這顯示500 IU的劑量足以有效產生抗體,可能有助於解決疫苗供應問題。該研究由歐洲與發展中國家臨床試驗合作夥伴及威康信託基金會資助。 PubMed DOI

瘧疾仍是全球重要健康議題,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負擔最重。最新研究針對2000至2022年的瘧疾流行率、發病率和死亡率製作高解析度地圖,並分析COVID-19對瘧疾管理的影響。結果顯示,自2015年以來,非洲的瘧疾感染率趨於平穩,2022年病例達2.348億,為2004年以來最高。儘管全球瘧疾死亡人數持續下降,但高風險人口增長讓人擔憂。研究強調需改進對抗瘧疾的工具和策略,並獲得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支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數位遵從性技術(如智能藥盒和藥物標籤)對結核病患者治療結果的影響,涵蓋菲律賓、南非、坦尚尼亞和烏克蘭,共有25,606名參與者。結果顯示,介入組與標準護理組在不良治療結果上並無顯著差異,顯示這些技術未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研究強調需進一步評估這些技術,並考慮經濟因素、患者偏好及其他重要結果,而不僅是治療成功率。 PubMed DOI

在剛果的臨床試驗發現,針對感染clade I型猴痘病毒的病人,使用tecovirimat並沒有比安慰劑更快讓皮膚病灶癒合,兩組癒合時間差不多(分別是7天和8天),副作用和病毒清除率也差不多。整體來說,tecovirimat安全性還可以,但對皮膚病灶癒合沒明顯幫助。 PubMed DOI

一項大型國際臨床試驗發現,流感患者在發病48小時內服用單劑量baloxavir marboxil,可明顯降低傳染給同住家人的風險,5天內傳播率從13.4%降到9.5%,相對風險減少29%。但對有症狀傳播的減少並不顯著。部分患者出現抗藥性病毒,但未傳給家人,且未發現新的安全疑慮。 PubMed DOI

這項大型臨床試驗發現,TAF-emtricitabine加dolutegravir的治療對需要第二線ART的HIV兒童效果更好,安全性也沒新問題。ritonavir加強的darunavir和atazanavir也是不錯的替代選擇。建議TAF-emtricitabine加dolutegravir可作為兒童第二線治療首選。 PubMed DOI

嚴重瘧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幼童主要死因之一,高血鉀常被忽略卻會增加死亡風險。腎損傷、溶血、酸中毒及輸血都可能導致高血鉀。本文將探討高血鉀的發生率、鉀離子調控、危險因子,以及在資源有限地區適合的處理方式。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在辛巴威進行的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中,從懷孕第二孕期開始給予孕婦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一種抗生素),**並沒有**讓新生兒出生體重比安慰劑組明顯增加。兩組在不良事件發生率上也沒有差異。 PubMed DOI

這項非洲臨床試驗發現,對因腸胃炎脫水的嚴重急性營養不良兒童來說,口服和靜脈注射補液的死亡率差不多,且靜脈注射沒有增加液體過多或心臟衰竭的風險。結果顯示,靜脈注射補液其實跟口服一樣安全,也讓現有不建議靜脈注射的指引有了新挑戰。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