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發酵Aralia cordata萃取物(FACE)有助於降低腸道細胞在高血糖時的葡萄糖吸收,並提升免疫力。FACE能減少葡萄糖轉運蛋白表現、促進GLP-1分泌、抑制其分解,還能增加抗發炎和抗菌分子。這顯示FACE有潛力成為天然的代謝疾病與腸道免疫調節療法,但還需更多研究證實。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小麥澱粉-藍莓多酚複合物(WS-LCBP)對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影響。透過高水壓製作的WS-LCBP,抗性澱粉含量從7.65%提升至49.66%,形成特定晶體結構,抑制澱粉轉化為葡萄糖,降低餐後血糖。胃內給藥後,胰島素抵抗減少35.3%,而單獨使用藍莓多酚僅減少8.3%。WS-LCBP還激活肝臟信號通路,進一步改善胰島素抵抗,並提升短鏈脂肪酸濃度,優化腸道菌群。總體來看,WS-LCBP在調節血糖方面效果顯著,顯示其作為功能性食品的潛力。 PubMed DOI

FCP-2-1是一種來自指橙的水溶性多醣,先前的研究顯示它有抗糖尿病的潛力。本研究探討其在高脂飲食及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小鼠中的效果。結果顯示,FCP-2-1能顯著改善糖尿病症狀,恢復腸道微生物群平衡,並提升短鏈脂肪酸(SCFAs)水平,特別是醋酸和丙酸。此外,FCP-2-1促進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分泌,顯示其可能透過腸道微生物群及SCFAs來增強GLP-1的釋放,顯示出其抗糖尿病的潛力。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明日葉中的黃酮類化合物4-hydroxyderricin (4-HD) 對葡萄糖耐受性及GLP-1分泌的影響。研究發現4-HD能透過膜去極化和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來刺激STC-1細胞的GLP-1分泌,並且這一過程依賴於L型鈣通道。口服4-HD能減少小鼠的餐後高血糖,並提升血漿中的GLP-1和胰島素水平。其抗高血糖效果依賴於GLP-1和AMPK的信號傳導,顯示4-HD可能有助於高血糖管理。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辣木葉的膳食纖維(特定顆粒大小)有助於降血糖、改善第二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島素阻抗。其機制包括減緩糖分吸收、抑制消化酶、調整腸道菌相、增加短鏈脂肪酸,以及促進葡萄糖代謝相關的荷爾蒙和訊號。辣木葉纖維有望成為糖尿病的飲食輔助選擇。 PubMed DOI

在新鮮濕米粉中加鹼萃金針菇多醣(AEFP),不只讓米粉口感更好、煮起來品質更穩定,還能減緩澱粉消化、降低升糖指數。動物實驗也發現,這種米粉能減少餐後血糖飆升,可能跟增加飽足感和減慢腸道蠕動有關。AEFP是提升米粉品質又能幫助控糖的好成分。 PubMed DOI

Fisetin tetramethyl ether(FTM)是從藥用植物Pongamia pinnata提取的成分,能劑量依賴性地促進胰臟β細胞分泌胰島素。它是透過活化GLP-1受體並啟動β-arrestin/FAK訊號路徑,而不是傳統的cAMP路徑,且作用機制與葡萄糖代謝無關。FTM有望成為糖尿病治療的新型植物來源藥物。 PubMed DOI

小麥來源的arabinoxylan (AX) 濃縮物能提升麵包等食品的營養,增加腸道黏稠度,並在大腸發酵產生有益短鏈脂肪酸。研究發現,攝取AX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胰島素反應,長期食用也有助於血糖控制,但其效果是否全來自AX本身,還需進一步研究確認。 PubMed DOI

Theabrownin 是發酵茶中的成分,動物實驗顯示在一般飲食量下,有助於控制第二型糖尿病。它能減緩葡萄糖吸收、調整腸道菌相、降低發炎,並保護胰島素細胞,還能促進 GLP-1 分泌,幫助血糖穩定。未來有機會成為糖尿病飲食輔助品。 PubMed DOI

研究發現,靈芝新分離出的多醣體GLP-1b,能活化巨噬細胞並啟動免疫訊號路徑,提升免疫力。GLP-1b也能改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細胞平衡、抗體產生及腸道健康,並調節腸道菌相和代謝。顯示GLP-1b有潛力成為免疫調節新療法。 PubMed DOI

Salacia reticulata 透過抑制分解碳水的酵素、增強胰島素作用、促進有益荷爾蒙分泌,能改善第二型糖尿病的血糖代謝和胰島素敏感性。動物實驗顯示,它有助於降血糖、降低 HbA1c 和胰島素阻抗,有潛力成為天然的糖尿病輔助療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