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大型真實世界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用於第二型糖尿病且中風高風險患者時,比起metformin或DPP-4抑制劑,更能有效降低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和TIA的風險,尤其對年長者、男性及有腎臟病、心房顫動或心衰竭者效果更明顯。不過,肥胖患者使用SGLT2i時,缺血性中風風險可能略增。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比較了三種糖尿病藥物對有中風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包括SGLT2抑制劑、TZD和DPP-4抑制劑。研究分析了9,733名參與者的數據,結果顯示SGLT2和TZD在降低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腎臟問題及死亡率方面,比DPP-4抑制劑更有效。具體來說,SGLT2和TZD的MACE風險均低於DPP-4,且TZD對缺血性中風和心血管死亡的風險降低效果顯著。總體而言,這兩種藥物在心血管和腎臟健康上表現更佳。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心房顫動(AF)和糖尿病(DM)患者中風風險的影響,並分析年齡的變化。研究涵蓋了9,669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i能顯著降低75歲以下患者的中風風險,但在75至89歲的患者中風險中性,而90歲以上的患者則顯著增加中風風險。這強調了在開立SGLT2i時,必須仔細考慮患者的年齡。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同時患有心房顫動(AF)和第二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血管影響。研究分析了339,792名患者,發現使用SGLT2i的患者在中風、癡呆、心衰竭等多項不良結果上風險顯著較低,且全因死亡率也降低。研究建議,SGLT2i可作為這類患者的潛在一線治療選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有缺血性中風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探討使用SGLT2抑制劑與DPP-4抑制劑治療對癡呆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2013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間的數據,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在降低整體癡呆(HR 0.66)、退行性癡呆(HR 0.68)及血管性癡呆(HR 0.59)的風險上,明顯優於DPP-4抑制劑,平均隨訪時間為2.52年。這些結果強調了進一步隨機臨床試驗的必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兩種抗糖尿病療法——SGLT2抑制劑和GLP1激動劑,對2型糖尿病患者新發心房顫動和中風風險的影響。透過系統性回顧六項研究,涵蓋847,028名患者,結果顯示SGLT2治療的患者新發心房顫動風險顯著較低(RR=0.76),而中風風險則無顯著差異(RR=1.09)。男性被認為是新發心房顫動風險的重要因素。研究建議進一步探討,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管理。 PubMed DOI

這項回顧性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癡呆風險的影響。研究利用TriNetX資料庫,分析超過1億名患者的健康紀錄,並比較接受SGLT2i與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治療的患者。結果顯示,使用SGLT2i的患者癡呆發生率顯著較低,且與降低全因死亡率相關。這些發現顯示SGLT2i可能對T2DM患者具有神經保護效果,建議可降低癡呆及死亡風險。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65歲以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SGLT2抑制劑比DPP4抑制劑,罹患失智症(包含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較低。這保護效果在不同族群都一致,未來建議可用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 PubMed DOI

糖尿病會提高中風風險,雖然嚴格控糖對預防小血管問題有效,但對中風等重大事件的影響還不確定。新一代SGLT2抑制劑(如canagliflozin、empagliflozin)有助於減少心臟、腎臟問題,也可能降低中風和失智症風險。建議高風險患者可考慮使用,但治療還是要依個人狀況調整。 PubMed DOI

這份統合分析顯示,SGLT-2抑制劑對同時有第二型糖尿病和心房顫動的患者,有助於降低中風、心血管死亡、心衰竭住院及全因死亡風險,且不會增加心肌梗塞或副作用,療效和安全性都很穩定。 PubMed DOI

一項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服用SGLT2抑制劑的心房顫動患者,不論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死亡率、住院率、進一步治療需求及心臟驟停風險都比沒用的人低。SGLT2抑制劑可能對AF患者有額外保護,但還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確認。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