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補充複合益生菌(*Bacillus subtilis* 和 *Enterococcus faecium*)能幫助同時有糖尿病和生理時鐘失調的小鼠減重、改善血脂、調整生理時鐘指標,還能增加有益腸道代謝物(SCFAs),促進肝臟和腸道健康。這些效果可能和SCFAs/GPR43/GLP-1路徑有關,顯示益生菌有助於改善相關代謝問題。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1(FGF21)在調節糖脂代謝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在糖尿病和肥胖背景下與腸道微生物群的關係仍不明。研究利用兩種第二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發現FGF21能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腸道損傷,並降低血清脂多醣(LPS)水平。FGF21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增加短鏈脂肪酸(SCFA)和GLP-1分泌。抗生素治療則抵消FGF21的益處,顯示腸道微生物群對FGF21的抗糖尿病效果至關重要。 PubMed DOI

糖尿病(DM)是一種嚴重的代謝疾病,血糖過高的情況日益嚴重,預計到2030年將成為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人員對細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進行改造,使其能持續釋放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並在2型糖尿病(T2DM)小鼠中測試其效果。結果顯示,這種改造的細菌顯著降低血糖、改善脂質指標,並減輕肝臟損傷,還能增強胰島素分泌。這項研究顯示,Cb-GLP-1有助於調節腸道微生物群,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新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運動訓練捐贈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對久坐不動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影響,發現運動能改善血管和代謝健康。透過糞便微生物移植(FMT),久坐的糖尿病小鼠體重增長減少,內皮功能增強,血糖水平調節改善,且減少了炎症和氧化壓力。此外,腸道微生物群的變化促進了有益因子的增加,顯示腸道健康與血管功能密切相關。研究強調腸道微生物群在心代謝疾病治療中的潛力。 PubMed DOI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血糖過高。美國糖尿病協會最近認可GLP-1受體激動劑作為一線治療,但其效果受限於短暫作用和給藥困難。本研究探討基因改造的腸道大腸桿菌Nissle 1917(EcN)產生GLP-1對糖尿病的緩解效果。在1型和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EcN-GLP-1顯著降低血糖,保護胰島素β細胞,減少炎症,並改善肝臟脂質代謝。這顯示EcN-GLP-1有潛力成為糖尿病的新治療方法。 PubMed DOI

膽製黃連能改善第二型糖尿病大鼠,主要是調整腸道菌相、增加短鏈脂肪酸,活化腸道受體並促進GLP-1蛋白表現,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胰臟細胞凋亡,展現協同治療效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BLa80 和 LA85 兩種益生菌能幫助第二型糖尿病小鼠改善血糖、降低發炎,還能保護器官。BLa80 對血糖代謝效果較好,LA85 則有助於調節血脂。兩者都能優化腸道菌相,增加有益菌,未來有望應用在糖尿病管理,各有不同優勢。 PubMed DOI

肥胖會讓GLP-1分泌變差,部分原因是脂肪酸傷害腸道L細胞。這篇研究發現,益生菌LGGs的上清液能保護L細胞,減少脂肪酸造成的壓力和細胞死亡,還能調節相關路徑。在肥胖小鼠實驗中,LGGs有助於減重、改善血糖和提升GLP-1分泌,可能跟調整腸道菌相和增加短鏈脂肪酸有關。LGGs有潛力幫助肥胖者恢復GLP-1分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益生菌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SG5 能改善帕金森氏症小鼠的運動功能,保護多巴胺神經元,主要是透過提升腸道 GLP-1,啟動 GLP-1/PGC-1α 路徑,促進大腦粒線體健康。若阻斷這條路徑,效果就會減弱,顯示這是關鍵機制,未來有望成為帕金森氏症的新治療方向。 PubMed DOI

Theabrownin 是發酵茶中的成分,動物實驗顯示在一般飲食量下,有助於控制第二型糖尿病。它能減緩葡萄糖吸收、調整腸道菌相、降低發炎,並保護胰島素細胞,還能促進 GLP-1 分泌,幫助血糖穩定。未來有機會成為糖尿病飲食輔助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tirzepatide 不只幫助高脂飲食下的肥胖小鼠減重、改善血糖和胰島素阻抗,還能調整腸道菌相,增加好菌、減少壞菌。這些變化有助於提升代謝健康,顯示 tirzepatide 的減重效果,部分和腸道菌相改善有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