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美國大型研究發現,休閒或工作時多活動,慢性腎臟病風險較低,尤其女性效果更明顯;但每天久坐超過6小時,風險會增加。通勤活動則沒影響。建議多動少坐,或許能降低腎臟病風險,但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大型研究調查了274,292名參與者,探討身體活動(PA)、估計心肺適能(eCRF)與慢性腎臟病(CKD)風險的關係。結果顯示,整體上身體活動與CKD風險無顯著關聯,但45歲以下的年輕人若活動不足或活躍,CKD風險較低。男性在較高活動水平下也有降低CKD風險的趨勢。此外,高eCRF組的CKD風險比低eCRF組低20%。這些結果顯示,身體活動和心肺適能對CKD風險的影響因年齡和性別而異。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美國成年人週末補眠(WCS)與慢性腎臟病(CKD)之間的關聯,數據來自2017至2020年的全國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NHANES),共4,934名20歲以上參與者。結果顯示,WCS與CKD整體無顯著關聯,但WCS為2-3小時的參與者,CKD風險顯著降低(OR為0.44)。特別是60歲以下、特定BMI範圍及平日睡眠少於7小時的人,負相關性更強。這暗示週末補眠2-3小時可能有助於降低CKD風險。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雖然運動對腎臟健康有益,但具體影響尚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分析了身體運動對70至77歲老年人腎功能的保護效果。參與者分為對照組、適度強度運動組和高強度間歇訓練組。結果顯示,高強度運動組的腎功能下降風險最低,顯示運動對老年人腎功能保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身體活動對慢性腎病(CKD)患者的健康至關重要,但許多人仍不活躍,主要因為醫療提供者缺乏相關知識和信心。為了提升CKD患者的活動水平,腎臟科醫師需加強在運動建議和轉介專家的教育與訓練。有效的運動處方應個性化,考量劑量、強度和頻率,並定期檢視以確保安全性。即使是小幅度增加活動量,也能顯著改善健康。本文強調成功運動處方的關鍵,包括識別障礙、評估活動歷史,並為患者量身定制運動計畫。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休閒靜態行為(如看電視)與慢性腎臟病(CKD)、糖尿病(DM)及其併發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使用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方法。結果顯示,看電視時間增加與CKD(勝算比1.26)、2型糖尿病(1.82)及糖尿病(2.26)風險上升有關,且統計上顯著。研究確認結果穩健,未發現橫向多效性或影響力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雖然提供了遺傳證據,但仍需進一步研究靜態行為如何影響這些健康問題。 PubMed DOI

研究顯示,末期腎病(ESKD)患者中癡呆症的盛行率很高,但身體活動(PA)與癡呆風險的關聯尚不明確。一項針對11,724名透析患者的研究發現,進行身體活動可降低癡呆症風險,風險比為0.686。即使考慮其他因素,這一結果仍然成立。身體活動與阿茲海默症風險較低有關,但與血管性癡呆無明顯關聯。總之,參與身體活動的透析患者癡呆症風險普遍較低,顯示身體活動對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美國NHANES研究發現,每天久坐超過8小時,死亡風險會增加67%,而腎功能(eGFR、UACR)在其中扮演部分中介角色。腎功能指標也能提升死亡風險的預測力。久坐相關的主要死因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中風和心臟病。建議多注意腎臟健康,有助於評估久坐者的死亡風險。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單靠久坐和高脂飲食雖會讓小鼠腎臟出現早期損傷和纖維化,但腎功能還是正常,沒直接導致慢性腎臟病。這代表肥胖和缺乏運動會增加腎臟風險,但要變成CKD還需要其他因素,也顯示用小鼠模擬人類CKD有難度。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週末補眠(WCS)—也就是週末多睡1到2小時—和40歲以上成人慢性腎臟病(CKD)以及蛋白尿的發生率較低有關,特別是平日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這表示週末補眠可能對腎臟健康有幫助,但還需要更多長期研究來確認這個發現。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高,運動有助於降低風險,但效果會因運動種類和強度不同而異。現有研究證實運動能改善體能和身體組成,但最適合的運動方式還需更多研究。建議CKD患者增加活動量並量身打造運動計畫,有助於心臟健康。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