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本研究針對AAV-GN病人,發現現有預測腎臟預後的工具效果有限。團隊分析腎臟切片後,找出150個免疫相關基因有顯著變化,並開發出全新12基因分子標記,預測腎臟存活率的準確度大幅優於傳統組織學評分。這項分子標記有望提升AAV-GN病人的個人化治療與預後判斷。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比較了三種不同的組織學評分系統,發現腎臟風險評分(RRS)和梅奧診所慢性評分(MCCS)能夠預測末期腎臟疾病和死亡,而Berden分類預測性較低。動脈高血壓、血清肌酸酐水平和正常腎小球百分比等因素被確定為ESKD的獨立預測因子。RRS和MCCS評分是腎臟存活的獨立預測因子,與高血清肌酸酐和動脈高血壓一起,而Berden分類預測性較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淀粉樣輕鏈(AL)淀粉樣變性對腎臟的影響,透過分析RAIN試驗參與者的腎活檢。研究發現每個活檢樣本都有綜合性疤痕損傷和淀粉樣得分,且在某些患者群體中得分較高。基因表達分析顯示出兩個不同的患者群體,腎小球顯示纖維化和炎症信號活化,腎小管間質則表現TNF活化。這些結果顯示AL患者的分子特徵,未來若能擴大樣本和技術,將有助於理解腎臟對淀粉樣沉積的反應,並提供新的治療策略。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腎臟風險評分(ARRS)在預測65歲以上ANCA相關血管炎(AAV)患者的腎臟存活率的效果。分析192名主要為顯微鏡下多血管炎的患者,結果顯示ARRS能將患者分為高、中、低風險組,且其預測腎病末期(ESKD)的能力較差,特別是高風險患者。研究建議考慮透析狀態可提升ARRS的預測準確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持續性蛋白尿對ANCA相關腎小球腎炎(AAGN)患者的影響,分析高白蛋白尿(ACR >300 mg/g)與低或無白蛋白尿(ACR ≤300 mg/g)患者在治療後六個月的情況。研究納入218名經活檢確認的AAGN患者,結果顯示37%的患者在六個月時出現高白蛋白尿。高白蛋白尿組的患者特徵包括腎小球活動性強、年輕男性比例高等。五年隨訪中,這組患者的腎小球過濾率顯著較低,且進展為末期腎病的風險較高,顯示持續性白蛋白尿與較差的長期腎臟預後有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基因表現,找出四個關鍵基因(ABCC8、ALPI、FGF11、OBP2A),有機會成為末期腎臟病患者血液透析時,預測動靜脈瘻管失敗和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標記,尤其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診斷效果更好。研究也發現相關免疫細胞和15種潛在藥物,但還需更多不同族群驗證。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找出11個與急性腎損傷(AKI)相關的粒線體基因,並建立了粒線體風險分數(MRS)模型,可準確預測AKI。研究發現粒線體功能異常和免疫細胞變化是AKI的關鍵,且XRCC3基因有保護腎臟的作用。這個模型有助於AKI預測,也提供治療新方向。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分析基因表現,找出和氧化壓力有關的關鍵基因,發現在腎小球有CD44、ITGB2、MICB、RAC2四個核心基因,在腎小管間質則有VCAM1、VEGFA兩個核心基因,這些基因和免疫、發炎反應及現有藥物有關,對AAGN的診斷和治療有新啟示。 PubMed DOI

對於因 ANCA 血管炎導致末期腎病的病人,腎臟移植比持續透析明顯提升存活率。法國研究顯示,移植後十年存活率達 72%,而透析僅 28%。因此,及早評估並增加移植機會對這類病人非常重要。 PubMed DOI

這項國際研究分析225位C3G或IC-MPGN患者,發現腎功能較差、有副蛋白、間質纖維化嚴重會增加腎臟惡化風險;反之,原發性疾病、白人、C4較低則風險較低。研究也建立了新的預測模型。特別是蛋白尿減少50%且低於1公克/天,和腎臟預後較好有明顯關聯,建議作為治療目標。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成人和兒童IgA腎病患者的腎臟基因表現雖都顯示免疫和補體路徑活化,但在內質網、粒線體及T細胞活化等路徑上有不同表現,顯示兩者疾病進展的分子機制可能不一樣。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