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在三個都市急診的大型臨床試驗發現,對所有病人做C肝篩檢,比只針對高風險族群能找到更多新病例。不過,不論哪種篩檢方式,真正完成治療並痊癒的人都很少,顯示後續照護和治療連結還有很大改進空間。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的隨機對照試驗中,風險導向的介入措施顯著改善了急性腎損傷(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情況。研究針對住院成人患者,將他們分為介入組和常規護理組。介入組使用風險指數評估患者,並根據風險提供不同的護理。結果顯示,介入組中有28%的患者接受了建議的治療,顯著高於常規組的3%。雖然高風險患者的治療遵循率提升,但介入組中高鉀血症的發生率也較高。總體而言,這項研究顯示風險導向的介入能有效提升高風險AKI倖存者的護理遵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透過電子健康紀錄提供的腎臟行動小組建議,是否能改善住院急性腎損傷(AKI)患者的結果。研究在康乃狄克州和馬里蘭州的七家醫院進行,共有4,003名患者參與,平均年齡72歲。結果顯示,介入組的AKI進展率為19.8%,常規護理組為18.4%,兩者差異不顯著(P = 0.28)。雖然介入組的建議執行率較高(33.8%對比24.3%),但並未改善臨床結果。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4040296。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一項針對急診部門老年重病患者的多元介入措施,從2018年到2022年在美國29個急診部門進行。介入措施包括多學科教育、溝通模擬、臨床決策支持及工作人員反饋。結果顯示,住院率從64.4%輕微下降至61.3%,但未達統計顯著性。其他醫療使用情況及六個月存活率也無顯著變化。總體而言,這項措施對老年重病患者的住院率及醫療利用未見明顯影響。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識別碼為NCT03424109。 PubMed DOI

非侵入性臨床標準能發現許多病歷沒正式診斷的NAFLD/NASH患者,尤其黑人族群更明顯。有診斷紀錄的患者較容易獲得治療,心血管住院率也較低。只靠診斷代碼會低估盛行率,還可能造成醫療不平等。若用臨床指標篩檢,有助提升偵測和治療率。 PubMed DOI

在大型醫療體系導入臨床決策支援(CDS)工具後,糖尿病患者的CKD篩檢率從35%大幅提升到72%。不過,像ACEi/ARB使用率和腎臟科共同照護等治療指標進步有限。針對SGLT2 inhibitor的提醒則明顯提升了用藥率。整體來說,CDS工具對提升CKD篩檢很有效,但對整體照護品質的幫助有限,效果不一。 PubMed DOI

針對45歲以上成人,同時做eGFR和UACR檢查來篩檢慢性腎臟病,不但更有效率,還很有成本效益。這做法能提早發現腎臟病,幫助延緩惡化、提升治療效果,也符合國際建議。 PubMed DOI

這項越南的臨床試驗發現,sofosbuvir-daclatasvir 和 sofosbuvir-velpatasvir 兩種C型肝炎治療藥效都很好,前者甚至可能更優。短療程或替代治療策略也有高治癒率,但加干擾素會增加副作用。結果顯示,簡化且彈性的治療方式對難以就醫的族群很有幫助。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越來越常見,預估2040年每五個大人就有一個會罹患,2050年更會成為西班牙第三大死因。因為早期沒明顯症狀,加上篩檢率低,常常被忽略或晚期才發現。及早發現和治療很重要。IntERKit計畫就是要幫助醫療機構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提升CKD早期偵測和照護品質。 PubMed DOI

HEARTS in the Americas 計畫在美洲推動基層醫療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照護。HEARTS 2.0 透過45項有實證的介入措施(如社區篩檢、早期偵測、新藥物選擇、擴大醫療人員職責),統一並優化照護流程,提升效率與公平性,目標是降低相關疾病的死亡和失能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開發了一套AI預篩選流程,把複雜的臨床試驗納入標準拆成簡單問題,並結合兩種大型語言模型來判斷病人資格。這系統不只準確率高、速度快,還能保障資料安全,特別適合資源有限的醫療單位,有助於提升肝病臨床試驗的招募效率。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