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盛行率高達七成,且和肥胖、血糖控制差、血脂異常、高血壓及心臟病有關。使用GLP-1或SGLT2藥物者,脂肪肝比例較低。建議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篩檢脂肪肝並及早治療,以降低併發症風險。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評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盛行率及口服降血糖藥物結合生活方式改變對肝臟健康的影響。研究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於卡拉奇的索海爾大學進行,納入200名患者,77%同時患有NAFLD和2型糖尿病。經過三個月的治療,24%的患者顯示改善,A組(empagliflozin + metformin)的成功率最高,達41.7%。結果顯示,這種藥物組合及生活方式改變對減少脂肪肝變化及肝酶水準特別有效。 PubMed DOI

這項系統性回顧評估了降糖藥物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無肝病)的肝臟影響,涵蓋了截至2024年2月的十項研究,參與者超過127萬人。結果顯示,SGLT2抑制劑能顯著降低NAFLD和肝硬化的風險,噻唑烷二酮也有類似效果,但對肝細胞癌影響不大。GLP-1受體激動劑則與降低肝臟相關死亡率有關。研究強調需進一步隨機對照試驗來驗證這些結果。該回顧已在PROSPERO註冊。 PubMed DOI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被視為心血管代謝風險的指標,但在慢性腎病(CKD)患者中的意義尚不明。本研究分析816,857名CKD患者,發現NAFLD與心血管及腎臟不良事件風險增加有關。中位隨訪7.7年內,9.1%患者出現不良事件,FLI值越高,風險越大。結果顯示,NAFLD可作為CKD患者心血管及腎臟事件的預測因子。 PubMed DOI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s)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相當普遍。近期研究顯示,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s)可能有助於改善肝臟健康。透過分析台灣國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研究發現這些藥物與NAFLD/NASH風險的關聯不明,但SGLT2is的劑量增加與風險降低有顯著關聯。總之,這些療法可能對預防NAFLD/NASH有幫助,特別是在高劑量使用時。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2型糖尿病患者伴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ALT水平的影響。研究分析了120名年齡30至60歲的患者,結果顯示,女性在服用10 mg Empagliflozin時,LDL每增加10 mg/dl,平均ALT顯著降低2.2 IU/L。整體來看,早期介入SGLT2-I治療並結合生活方式改變,可能有助於改善NAFLD相關的肝臟健康問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dapagliflozin'對2型糖尿病(T2DM)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肝臟脂肪的影響。35名平均年齡45.8歲的患者接受了20週的治療。結果顯示,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顯著下降,肝臟脂肪含量從16.1%降至11.2%。此外,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也顯著減少。研究發現肝臟脂肪減少與體重、胰島素抵抗及炎症標記有正相關。總結來說,'dapagliflozin'能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NAFLD肝臟脂肪,並改善代謝參數。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第二型糖尿病(T2D)與代謝功能障礙相關的脂肪肝病(MASLD)之間的關係,分析T2D治療對MASLD的影響。研究涵蓋153名經活檢確認的MASLD患者,結果顯示T2D患者的肝纖維化程度較高,且有約四分之一的MASLD患者在四年內發展為T2D。接受SGLT-2i和GLP-1RA治療的T2D患者,脂肪變化有改善,但對纖維化水平無顯著影響。這顯示T2D與MASLD之間的密切關聯及治療的重要性。 PubMed DOI

NAFLD和肥胖、飲食不良及代謝異常有關,嚴重時會傷肝。治療不易,但SGLT2i這類糖尿病藥物,近期被發現能改善代謝、減少肝脂肪和發炎,對NAFLD有幫助。這篇綜述說明SGLT2i的細胞作用機制,強調它有望成為未來治療NAFLD的新選擇。 PubMed DOI

義大利一項10年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死於肝病(如肝癌、脂肪肝)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三倍。男性、年紀大、肝纖維化嚴重、血糖控制差和酗酒都是高風險因子。新型糖尿病藥物有助降低肝病死亡率,胰島素則風險較高。糖友要控制血糖、定期檢查肝功能,少喝酒。 PubMed DOI

這份研究分析全球2,242項針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試驗,美國和中國的試驗數量最多。GLP-1受體促效劑,像是semaglutide,是目前最熱門的研究藥物。分子分析發現,NAFLD患者的GLP-1受體表現會隨病情惡化而下降。這些結果反映出未來治療NAFLD的重點和趨勢。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