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口服methylprednisolone可明顯降低IgA腎病患者腎衰竭風險並延緩腎功能惡化,無論蛋白尿或eGFR數值如何。不過,嚴重副作用風險也較高,特別是eGFR低於30時,使用類固醇的風險可能大於好處。建議高風險患者可考慮使用,但腎功能差或易有副作用者需謹慎評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IgA腎病(IgAN)在兒童中可能會持續到成年,因此小兒腎臟科醫生需早期介入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目前治療多使用糖皮質類固醇,但對其具體作用了解不多,主要依賴成人研究。這篇綜述分析了成人數據,特別是TESTING和NEFIgArd試驗,顯示兩者在蛋白尿減少和腎功能影響上相似。近期全基因組研究找出可被藥物靶向的風險位點,未來KDIGO 2024指導方針將調整治療標準,並可能結合基因數據及生物標記來優化IgAN的治療。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多元族群IgA腎病變研究發現,追蹤2.7年內,超過三分之一患者腎功能惡化、腎衰竭或死亡。蛋白尿≥0.5 g/g及腎功能較差會增加風險,年齡≥30歲則有保護效果。不同族群間風險差異不大。即使中度蛋白尿也需注意,顛覆過去只重視高蛋白尿的看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IgA腎病變患者在腎臟切片後30天內及早用類固醇,長期腎功能保護效果比延後治療好,未來10年腎功能惡化風險較低,eGFR下降也較慢。建議需要用類固醇的患者,越早治療越能保護腎臟。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IgA腎病患者如果腎小球硬化比例較高,腎臟預後會比較差,是獨立的預後指標。把這個指標納入風險評估模型,可以更準確預測腎臟狀況,重要性不亞於蛋白尿、eGFR偏低或腎小管萎縮等因素。另外,接受類固醇治療的患者,腎臟預後也會比較好。 PubMed DOI

這項回溯性研究發現,把finerenone加在IgA腎病患者的標準RASI治療上,能明顯降低蛋白尿,且更多人達到低蛋白尿標準。finerenone整體安全,副作用輕微,和單用RASI相比,不良事件差不多。這顯示finerenone有潛力成為IgAN治療的新選擇,但還需要更長期的研究確認。 PubMed DOI

這項國際研究分析225位C3G或IC-MPGN患者,發現腎功能較差、有副蛋白、間質纖維化嚴重會增加腎臟惡化風險;反之,原發性疾病、白人、C4較低則風險較低。研究也建立了新的預測模型。特別是蛋白尿減少50%且低於1公克/天,和腎臟預後較好有明顯關聯,建議作為治療目標。 PubMed DOI

IgA腎病變如果沒及早治療,容易惡化成腎衰竭。現在除了傳統類固醇,還有像budesonide這類標靶藥、B細胞和補體抑制劑等新療法,能減少蛋白尿、延緩病情惡化。許多新藥還在臨床試驗中,未來治療選擇會越來越多。 PubMed DOI

這篇回顧性研究指出,finerenone能有效降低非糖尿病CKD(包含IgA腎病)患者的蛋白尿,副作用少,腎功能穩定,血鉀僅輕微上升。結果顯示,finerenone在中國臨床上對非糖尿病CKD患者安全又有效。 PubMed DOI

對於高風險、進展型IgA腎病患者,telitacicept合併低劑量類固醇治療,能比MMF合併類固醇更有效降低蛋白尿、提升緩解率並穩定腎功能,且副作用較少、所需類固醇劑量也較低。這顯示telitacicept有望成為更安全有效的新選擇,但還需要更多隨機對照試驗來證實。 PubMed DOI

這篇系統性回顧分析14項臨床試驗,發現非免疫治療、類固醇、B細胞調節劑和補體抑制劑都能降低IgA腎病的蛋白尿並延緩腎功能惡化。類固醇效果最好,但副作用風險較高,尤其高劑量時。其他藥物副作用較少。未來有機會合併用藥,但最佳組合和長期安全性還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