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2023年加拿大野火產生的空污,讓美國東部和中西部洗腎患者的死亡和住院風險大增。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公尺,死亡風險最高可增至139%。顯示野火空污對腎臟病等高風險族群威脅很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病(CKD)是一個全球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可能導致末期腎臟病,需要透析或腎臟移植。這項研究分析了2004至2024年間,全球及美國對CKD和透析的搜尋趨勢,發現搜尋興趣整體上增加,且與實際透析發生率高度相關。不過,2020年因COVID-19疫情影響,搜尋活動顯著下降。研究建議使用Google Trends作為評估公眾對腎臟健康興趣的工具,但也提醒需搭配其他研究方法,以克服數據的局限性。 PubMed DOI

這項分析指出,家庭空氣污染(HAP)仍然是個嚴重問題,儘管全球使用固體燃料的情況有所減少。從1990年到2021年,HAP影響了26.7億人,佔全球人口的33.8%。雖然受影響比例下降,但絕對人數僅減少10%。2021年,HAP造成1.11億的殘疾調整生命年(DALYs),主要負擔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男性負擔較重。研究呼籲加速轉向更清潔的能源,以改善健康並促進可持續發展。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這項法國研究發現,在夏季期間,當氣溫超過32.5°C時,洗腎的末期腎臟病患者死亡率會上升,但腎臟移植接受者則沒有這種情況。這項分析是利用2012到2022年的全國登錄資料進行的。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了解背後的原因,以及高溫和其他環境因素的綜合影響。 PubMed DOI

天氣越熱,慢性腎臟病患者去急診的次數會增加,尤其是腎臟相關問題更明顯。沒冷氣的人影響更大。隨著極端高溫越來越常見,這些患者熱傷害風險會上升,也會讓醫療資源需求增加。 PubMed DOI

加州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就算飲用水中的鈾含量遠低於現行標準,還是會增加女性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雖然砷和腎臟病整體沒明顯關聯,但對年輕人及有心臟病、糖尿病者,風險可能會提高。這顯示現有的鈾安全標準可能還不夠嚴格。 PubMed DOI

中國一項大型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PM2.5和PM1等空氣污染物下,腎功能會加速惡化。不過,平時有健康生活習慣的人,腎臟受損的風險明顯較低。這顯示健康生活能減緩空污對腎臟的傷害。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在Omicron疫情之後的時期,對於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來說,若只是輕症的COVID-19感染,並**不會**顯著增加長期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風險。這表示,對這個高風險族群來說,輕症COVID-19並不會帶來更差的長期預後。 PubMed DOI

空氣污染不只傷害心肺,還會增加慢性腎臟病和腎小球疾病的風險。全球研究都證實這點,但相關機制還有待釐清。因為空污是可控的風險,透過政策和個人努力改善空氣品質,有助於預防或減緩腎臟病惡化。 PubMed DOI

這篇回顧分析22篇研究,探討腎臟病患、照顧者及醫療人員在災難期間的經驗與準備。多數研究來自日本和美國,重點在患者困難、治療中斷及醫療應對,但方法有限,較少涵蓋照顧者或弱勢族群。未來需更多高品質研究,提升災難應變支持。 PubMed DOI

全球約有8.5億人受腎臟病影響,氣候變遷不只讓腎臟病更嚴重,也影響治療取得,同時腎臟照護本身也會傷害環境。作者提出「PASIGE」架構,強調預防、永續做法、早期篩檢、技術創新、開發環保療法,以及提升病人照護和系統韌性,盼能兼顧病人健康與環境永續。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