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肥胖會讓腎衰竭患者無法做腎臟移植,但目前對CKD患者的減重指引不明確。減重手術雖有效,但不適合有嚴重情緒障礙的人。本案例中,一位晚期CKD合併肥胖及情緒障礙的女性,改用個人化生酮飲食後成功減重,腎功能也沒惡化。生酮飲食在特定情況下,可能幫助CKD患者減重並符合移植資格。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病性囊性氨基酸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影響腎臟,導致腎臟問題。目前使用半胱氨酸治療存在限制。一項研究在腎病性囊性氨基酸症動物模型中測試了生酮飲食對腎臟疾病的影響。結果顯示,生酮飲食有助於預防腎臟問題,並改善動物的腎功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semaglutide對接受透析的慢性腎病患者的減重效果。研究為期12週,包含13名肥胖患者,透析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每週注射semaglutide,劑量從0.25 mg逐漸增加至1 mg。結果顯示,參與者平均減重4.6 kg,BMI顯著下降。雖然有些副作用報告,但整體情況可接受。值得注意的是,治療後有三名患者重新考慮腎臟移植資格,顯示semaglutide對肥胖透析患者的潛在益處。 PubMed DOI

這篇案例探討了五位肥胖的末期腎病患者,透過使用semaglutide這種GLP-1受體激動劑成功減重,符合腎臟移植資格。他們的體重減少幅度在11.7%到14.8%之間,且副作用少,耐受性佳。仔細監測有助於預防併發症。結果顯示,semaglutide可能成為ESRD患者減重的有效替代方案,增加移植候選人數量並改善結果。未來需進一步研究其對移植結果的長期影響,並制定臨床指導方針。 PubMed DOI

肥胖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過去三十年來其盛行率大幅上升,目前約有8.78億人被歸類為肥胖,女性佔18.5%,男性佔14.0%。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特別是慢性腎臟病(CKD)。國際腎臟學會已將肥胖視為重要健康問題。本次綜述將探討非藥物介入措施在CKD患者中對肥胖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實用性,並強調需針對不同患者特徵進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PubMed DOI

心臟衰竭的特徵是心臟能量不足,最近研究發現,衰竭的心臟會增加酮體的氧化來滿足能量需求,這對心臟有保護作用。提高血液中酮體水平可能對心臟衰竭患者有益。小型臨床試驗顯示,外源性酮體能增強心臟功能。治療性酮症可透過運動、飲食改變或藥物實現,但目前對其長期效果仍缺乏數據,尚不建議常規使用。醫療提供者需了解如何管理這些患者。本文探討心臟衰竭中的酮體代謝及相關管理策略。 PubMed DOI

肥胖已成為全球性的流行病,預計未來十年將增加40%。它會提高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腎病等健康問題的風險。雖然肥胖通常與健康問題相關,但在某些慢性腎病患者中,肥胖可能與更好的生存率有關。減重介入能改善血糖控制和降低心血管風險,並有助於CKD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然而,減重對CKD患者腎功能和生存的長期影響仍不明朗,因此減重策略應根據個別需求調整。 PubMed DOI

青少年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特別是腎衰竭患者,對健康風險影響深遠。這篇文章探討一位14歲女孩的案例,她因肥胖和腎衰竭接受腹膜透析,雖然嘗試多種減重方法,但體重仍上升。最終,她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成功減重超過30公斤,BMI從48降至32,並能登記成為腎臟移植候補者。這個案例強調了在透析中管理肥胖的重要性,建議在病態肥胖影響移植資格時,應考慮減重手術。 PubMed DOI

生酮飲食對慢性腎臟病肥胖患者和多囊腎病患者可能有幫助,像是減重或延緩病程。不過,目前對晚期腎臟病患者的長期安全性還有疑慮,還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適合對象和長期效果。現有證據雖然有希望,但還不能完全確定。 PubMed DOI

對於末期腎臟病又肥胖、BMI過高無法換腎的患者,袖狀胃切除手術10年後的換腎機會(14%)明顯高於GLP-1藥物(2.5%)或單靠飲食運動(不到1%),而且BMI越高,手術帶來的存活率優勢越明顯。未來有新療法時,也要和現有方法比較效果和風險,幫助患者提升換腎機會。 PubMed DOI

隨著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越來越常見,慢性腎臟病患者也持續增加,心血管和腎臟風險都跟著上升。GLP-1受體促效劑在這類患者的治療上有新進展,最新指引和臨床試驗(如FLOW)顯示,這類藥物有腎臟保護潛力。文中也提到tirzepatide等新藥和多重藥物合併治療的前景,但目前最佳用藥時機和順序還有待釐清,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