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發現,ChatGPT在化學性眼傷衛教上表現不錯,答案大多正確且符合醫療指引,但有時會漏掉細節,語言也偏艱深。若能用更簡單的說法並補充具體資訊,會更適合一般民眾。整體來說,ChatGPT有潛力,但還需優化。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比較了Google和ChatGPT在回答眼部整形手術常見問題的準確性和可讀性,並評估ChatGPT製作客製化病患教育材料的能力。結果顯示,ChatGPT的回答可讀性較高,平均年級水平為15.6,顯著高於Google的10.0。準確性方面,ChatGPT達93%,也優於Google的78%。此外,ChatGPT能有效調整內容至較低的閱讀水平,仍保持準確性。總體來看,ChatGPT在提供準確資訊和病患教育方面展現出良好潛力,有助於提升病患對眼科護理的理解。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在斜視醫療方面的準確性與可讀性,使用了免費版(3.5)和付費版(4.0)。共提出34個問題,並在加州和佛羅里達州的三個時間點進行評估。結果顯示,64%的回應被認為是「可接受的」,但根據版本和地點有所不同。佛羅里達州的回應更可能被評為「不準確且可能有害」。整體來看,雖然大部分回應可接受,但準確性和可讀性仍需提升,以增強對斜視家長和病患的實用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4和Bing Chat對34個青光眼常見問題的回應,重點在適當性、準確性和可讀性。結果顯示,ChatGPT-4的適當回應比例為88.2%,高於Bing Chat的79.2%。兩者在準確性上差異不大,ChatGPT-4略高(3.86),Bing Chat為3.70。可讀性方面,兩者的回應對一般美國成年人來說都較難理解,ChatGPT-4的字數平均為316.5,明顯高於Bing Chat的61.6字。總體而言,雖然兩者都提供適當回應,但ChatGPT-4的回應較複雜且可讀性較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4o對圓錐角膜相關問題的回答準確性與可讀性。研究中,兩位眼科醫生對ChatGPT-4o的30個回答進行評分,結果顯示平均準確性為4.48分,評分一致性良好。然而,回答的可讀性較高,SMOG分數為15.49,FKGL為14.95,FRE為27.41,顯示一般民眾理解上有困難。雖然ChatGPT-4o的回答準確,但語言複雜性可能影響理解,建議未來改進以提升可及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在回答過敏學問題的表現,顯示它對於等待專科門診的病患來說是一個方便的資源。研究針對120個問題進行評估,結果顯示ChatGPT的整體準確性不錯(平均4.1分),但在兒科問題的完整性和人性化程度上較低。特別是與兒童食物過敏相關的錯誤,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這強調了ChatGPT在提供過敏學建議上的局限性,並建議諮詢專業醫師的重要性。調整AI工具以適應特定醫療情境,可能會提升其臨床有效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ChatGPT在急診環境中對眼部創傷的診斷及手術需求的有效性。分析了52個來自寧波眼科醫院的案例,使用GPT-3.5和GPT-4.0進行中英文分析,並結合眼部照片來評估表現。結果顯示,僅用文字的診斷準確率為GPT-3.5的80.77%-88.46%和GPT-4.0的94.23%-98.08%。但當加入圖像時,GPT-4.0的準確率降至63.46%。研究指出,雖然ChatGPT能協助急診醫生,但其對臨床圖像的理解能力仍需加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ChatGPT-4在回答角膜潰瘍相關問題時,對於危險因子、症狀和治療等主題表現不錯,但在分類、檢查和臨床徵象方面較弱。大多數答案被評為良好或可接受,但專家評分有些差異。整體來說,ChatGPT-4在眼科教育有潛力,但還需要加強準確度和一致性。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ChatGPT、Google Gemini和Microsoft Copilot在小兒眼科選擇題的表現,Copilot正確率最高(74%),也最容易閱讀。雖然這些AI對學習有幫助,但答案不一定完全正確,使用時還是要多加留意。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ChatGPT回答眼瞼手術常見問題時,內容大致正確且有幫助,但用詞偏高中程度,部分病患可能覺得難懂。不同問題類型的可讀性差不多。總結來說,ChatGPT能提供實用資訊,但答案不一定完全正確,也未必人人都看得懂。 PubMed DOI

AI聊天機器人(如ChatGPT-3.5、Gemini、Llama)提供的乾眼症資訊,正確度和易懂度跟美國眼科醫學會(AAO)官網差不多。Gemini說明最容易理解,AAO內容最容易閱讀。雖然AI回答語言較複雜,對部分病患來說可能較難懂,但整體資訊正確且安全。AI可作為病患衛教輔助,但不能取代醫師,未來應加強易讀性。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