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對ADPKD病人來說,雙側腎切除無論在腎移植前或後做,對長期移植腎或病人存活率沒明顯影響。不過,移植前先切除腎臟,手術時間較長、輸血及嚴重併發症風險較高。移植後再切除相對安全,但因手術侵入性高,建議僅在必要時才考慮。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本研究探討tolvaptan對自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患者的影響,數據來自2018年9月至2023年9月的TriNetx。研究發現,雖然使用tolvaptan的患者腎小管過濾率(eGFR)較低,且進展至第4期慢性腎病的風險較高,但他們開始血液透析的風險顯著降低,且經歷尿路感染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也較低。總體而言,tolvaptan可能有助於減少ADPKD患者開始血液透析的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在高血壓患者進行單側腎切除術後,立即使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抑制劑的效果。共580名患者參與,主要評估手術後一個月的腎小管過濾率(eGFR)變化及高鉀血症等次要結果。結果顯示,使用RAS抑制劑的患者在腎臟適應性上與未使用者無顯著差異,且兩組高鉀血症發生率相似。使用RAS抑制劑與改善長期預後相關,特別是無需透析的生存率。總結來說,術後立即使用RAS抑制劑不會對腎臟適應性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改善預後。 PubMed DOI

這篇系統性回顧和共識聲明針對自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患者的腎臟切除術,特別是在腎臟移植的情況下,提供了缺乏的證據指導。研究涵蓋54篇文獻和2391個手術案例,並發放問卷給專家。結果制定了23項共識要點,涵蓋適應症、併發症、死亡率等。主要結論是腎臟切除術通常安全,死亡率可接受,建議在移植評估中定期檢視患者症狀,並強調共同決策和多學科諮詢的重要性。 PubMed DOI

自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是末期腎病的主要遺傳原因,影響各種族患者。研究顯示,非白人患者在腎臟移植,特別是活體捐贈時,面臨更多障礙。分析32,611名ADPKD移植者的數據,發現非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患者透析時間較長,移植機會較少,且EPTS分數較低。雖然這些群體在移植時EPTS分數低於20%的機率較低,但面臨的移植物失敗風險卻顯著較高。研究強調了種族對移植結果的影響,呼籲針對性干預以改善這些差異。 PubMed DOI

糖尿病腎病變常會惡化到末期腎臟病,腎臟移植是最佳治療。糖尿病患者若同時做胰臟和腎臟移植,可同時改善糖尿病和腎衰竭,但手術風險較高。糖尿病移植者併發症、死亡率都比非糖尿病者高,心臟問題是主要死因。移植後新發糖尿病也要注意,和年齡、肥胖、家族史等有關。降血糖藥物安全性還需更多研究。 PubMed DOI

在因 NPHS1 基因突變造成的先天性腎病症候群小朋友中,做腎臟切除手術後,白蛋白輸注次數、感染率和住院次數都明顯減少;沒開刀的只有白蛋白輸注需求下降,感染和住院沒什麼變化。對於每月需要頻繁白蛋白輸注(14天以上)的患者,腎臟切除手術可以考慮作為治療選項。 PubMed DOI

對於因 ANCA 血管炎導致末期腎病的病人,腎臟移植比持續透析明顯提升存活率。法國研究顯示,移植後十年存活率達 72%,而透析僅 28%。因此,及早評估並增加移植機會對這類病人非常重要。 PubMed DOI

在英國,腎臟移植失敗後開始洗腎的病人,通常是在醫院、腎功能還不算太差時就開始洗腎,而且多半選擇血液透析。這些人在開始洗腎後的前三個月,死亡風險也比原本腎衰竭才洗腎的人高,顯示他們需要更細緻的照護和管理。 PubMed DOI

對同時有多囊腎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來說,使用SGLT2抑制劑比沒用或用其他糖尿病藥,洗腎、急性腎損傷和死亡的風險都比較低。這代表SGLT2抑制劑可能對腎臟和存活率有幫助,但這些結果是觀察性研究得來的,還需要更多證據確認。 PubMed DOI

這項回溯性研究分析1,020位腎臟移植病人,發現術後2天內發生低血壓,會增加延遲移植物功能、住院天數變長及移植物失敗的風險;但手術中低血壓則沒有這些影響。也就是說,術後低血壓才是腎臟移植後不良結果的關鍵風險因子。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