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大型世代研究比較肥胖合併糖尿病成人,使用第一代GLP-1受體促效劑和接受減重手術後,罹患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追蹤7.5年後,兩組癌症發生率差不多,GLP-1組並沒有比手術組高,部分風險降低可能跟減少發炎有關。未來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釐清原因。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GLP-1RAs可能降低T2D患者罹患某些OACs的風險,如胰臟癌、結腸直腸癌、卵巢癌。但對更年期後乳癌或甲狀腺癌風險影響不大。GLP-1RAs與二甲双胍相比,對癌症風險沒有明顯影響,但可能增加腎癌風險。總結指出GLP-1RAs或許對高風險人群的癌症預防有潛在益處,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代謝性減重手術(如Roux-en-Y胃旁路手術和袖狀胃切除術)與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中的效果,隨訪平均7年。結果顯示,手術組的重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較低(14.5% vs 19.6%),血紅素A1c水平顯著下降,且微血管併發症風險減少。然而,手術組也面臨較高的酒精/物質濫用、自我傷害和骨折風險。因此,雖然手術有助於改善代謝狀況,但需注意潛在的不良後果。 PubMed DOI

這項統合分析探討減重代謝手術(BMS)與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對肥胖患者,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影響及死亡率。分析了四項觀察性研究的數據,涵蓋247,000名患者,結果顯示BMS能顯著降低29%的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及25%的全因死亡率,優於GLP-1RAs。這些效果可能因手術能更有效降低BMI及改善代謝健康。不過,研究設計及數量有限,需進一步隨機對照試驗來驗證這些結果,並指導肥胖管理的臨床實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與甲狀腺癌風險之間的關聯,結果顯示GLP1-RAs的使用並未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狀腺癌風險。研究涵蓋了來自六個國家的98,147名GLP1-RA使用者,隨訪時間為1.8至3.0年,結果顯示合併風險比為0.81,並未發現高劑量使用者有風險增加的情況。雖然短期內未見風險,但隨訪時間較短,未能評估長期風險。 PubMed DOI

本研究探討類胰高血糖素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在肥胖患者中對癌症發生率的影響,結果顯示使用GLP-1RA可顯著降低各類癌症風險,特別是消化道癌症、皮膚癌和乳腺癌等。Semaglutide的保護效果尤為明顯,而liraglutide則與某些癌症風險增加相關。這些結果強調了個人化醫療的重要性,對未來肥胖管理及癌症預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代謝與減重手術(MBS)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 受體激動劑(GLP-1 RA)在肥胖患者(BMI ≥35)中的心血管結果。研究利用TriNetX網絡,將接受MBS的成人與接受至少兩年GLP-1 RA的患者進行比較,隨訪長達10年。結果顯示,MBS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特別是新發心衰竭、冠狀動脈疾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均顯著降低。總體而言,MBS在肥胖患者中顯示出較低的不良心血管結果風險,相較於GLP-1 RA療法。 PubMed DOI

肥胖會增加至少13種癌症風險,GLP-1類新藥(如semaglutide)雖能有效減重,但目前研究因方法有缺陷,還無法確定能否降低癌症風險。要推薦用這類藥物預防癌症,還需要更多嚴謹的研究證據。 PubMed DOI

最新統合分析顯示,GLP-1受體促效劑用於糖尿病或減重,整體癌症風險和其他治療方式差不多。它可能降低肥胖者子宮癌風險,但對糖尿病患者沒這效果。甲狀腺癌和大腸直腸癌風險有輕微上升,其他癌症則無明顯差異。整體來說,GLP-1 RA大多數情況下是安全的,但甲狀腺癌和大腸直腸癌還需更多研究釐清。 PubMed DOI

最新大型回溯性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用GLP-1受體促效劑,罹患跟肥胖有關的腸胃道癌症風險,比用其他糖尿病藥物的人還要低。這種保護效果在跟胰島素相比時最明顯,跟其他常見藥物比也有差異。代表GLP-1RAs除了降血糖、減重,還可能有預防癌症的潛力。 PubMed DOI

一項針對超過120萬名美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大型研究發現,使用GLP-1受體促效劑不會比其他糖尿病藥物增加腸阻塞風險,無論有無肥胖或追蹤多久都一樣。甚至和胰島素相比,GLP-1受體促效劑的腸阻塞風險還更低。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