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交叉滯後分析是一種統計方法,能判斷不同變數隨時間變化的關聯方向和強度。腎臟科常用來釐清AKI、CKD、心血管疾病及認知退化間的因果關係。分析長期資料並考慮混雜因子後,有助於設計更有效的治療策略。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最近在腎臟科學領域的數學建模進展,主要分為機制動態系統和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兩大類。機制模型能清楚表現變數間的因果關係,但開發過程較為複雜;相對的,人工智慧則能從大量數據中找出模式,具備強大的預測能力,但解釋上較為困難。慢性腎臟病(CKD)產生了豐富數據,透過正確的建模方法可有效利用。整合這兩種方法,可能有助於提升病患照護,改善腎臟科學的決策與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臟生物標記與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CKD)進展及死亡風險的關聯。研究分析了1,256名腎功能減退的糖尿病患者,識別出三個腎臟健康的關鍵維度:全身性炎症與過濾、腎小管功能及腎小管損傷。結果顯示,腎小管功能和損傷分數與CKD進展及死亡風險有顯著關聯,強調這些生物標記在評估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治療後,腎絲球過濾率(GFR)在前三個月的急性變化和之後的慢性變化,都能獨立預測腎臟病惡化風險。分析66項試驗數據後,研究建議用三年內GFR平均變化速率,最能反映治療效果,適合當作臨床試驗的主要指標。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認知障礙,主因包括毒素累積、血管損傷、營養不良及發炎等,這些也會加速老化。雖然目前多為觀察性研究,但新發現已逐步揭露其機制與治療方向,對了解老化中的認知退化也有幫助。 PubMed DOI

美國心臟協會最新提出CKM症候群,強調代謝、腎臟與心血管三者密切相關。倡導多專科團隊合作,將慢性腎臟病列為核心,腎臟科醫師負責早期發現、預防及整合管理,提升全民健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用孟德爾隨機化分析452種血液代謝物,發現甘胺酸和N-乙醯鳥胺酸可能和慢性腎臟病有因果關係。不過,降低甘胺酸可能會增加膽結石和膽囊炎風險,減少N-乙醯鳥胺酸也可能影響耳鳴。這些代謝物有機會成為新治療標靶,但相關治療要注意副作用。 PubMed DOI

這項韓國研究追蹤超過4,000名腎臟和肺部健康者長達8年,發現腎功能和肺功能的下降彼此有明顯雙向關聯,即使排除其他影響因素也一樣。雖然還不確定哪個會先影響另一個,但建議年紀漸長時,腎臟和肺部健康都要一起注意和定期檢查。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和慢性腎臟病(CKD)彼此影響,會互相增加發生風險。雖然詳細因果還不明,但像發炎或AKI後修復不良,會讓CKD惡化。未來需要更精確的研究,才能發展更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和失智症常一起出現在年長者身上,因為兩者有類似的危險因子和生理機制。雖然大型研究有助於釐清兩者的關聯,但也有生物標記不精確、因果關係複雜等挑戰。這篇綜述整理現有知識,並指出未來研究方向。 PubMed DOI

急性腎損傷(AKI)常會進展成慢性腎臟病(CKD),中間過渡期稱為急性腎臟病(AKD),這階段會影響病人長期健康。本文整理AKI後發生AKD的機率、危險因子及影響,並強調需跨科別合作、規劃後續照護,才能提升病人預後。 PubMed DOI